<

第四十一章 嘴炮无双(1 / 2)

“这些都是真的吗?”王进喃喃自语着,有些不敢相信。</p>

“是真的……”吕温长声叹道。</p>

他的父辈,就是出生在匈奴骑兵的威胁与恐吓的时代。</p>

小时候,他常常听到自己的父亲讲起那些曾经屈辱的历史。</p>

自太宗至先帝,四十余年间,匈奴骑兵几乎无年不寇。</p>

烽火从长城直抵甘泉宫,整个关中都处在匈奴铁骑的威胁下。</p>

彼时,自云中、上郡、北地直至右北平、辽东,数百万边民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p>

多少桑梓为匈奴骑兵的铁蹄所蹂躏,多少手足同袍,死在了匈奴人的箭矢之下,又有多少妇孺,为匈奴人所掳?</p>

没有人说的清楚。</p>

自贾谊到晁错,几乎所有的当时名臣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保卫边塞,怎么保护人民?</p>

对策想了一万个,方法研究了三千次。</p>

最终,所有的疑问,都随着元光元年当今天子在朝堂上的那一句宣言而得到了解答:寇可往,吾亦可往!</p>

于是,大将军长平烈候卫青七出长城,斩杀捕虏匈奴五万余人。</p>

大司马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六击匈奴,斩杀捕虏十一万余人,受降匈奴自浑邪王以下七万余部众。</p>

两位天之骄子合力,在十余年间,共计歼灭、俘虏、摧毁和纳降二三十万之众。</p>

收复河套,夺取河西走廊,兵锋直指西域与漠北。</p>

匈奴人因此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p>

曾经的侵略者,终于尝到了侵略的苦果。</p>

曾经嚣张跋扈,视中国人为猪狗的夷狄,不得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屈服于中国的兵锋下。</p>

世人皆以为天汉年间,王师劳师远征,耗费钱粮,顿足于大宛城下,得不偿失。</p>

但几人知道,如无当年贰师之征,西域诸国,谁瞧得起汉人?谁会正视汉人?</p>

在贰师将军伐大宛以前,汉家使者、商旅,常常为西域诸国所杀。</p>

但现在呢?</p>

汉人在西域是特权阶级!</p>

无人敢惹,无人敢得罪。</p>

因为人人都知道——汉国强盛,汉人团结,汉人不可辱,辱则必有大罚!</p>

而这些事情,却是国人所不知,天下人所不谈的。</p>

谷梁学派的大儒,只是天天喊着什么: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兵凶战危,非仁者之政……</p>

但他们怎么就不想一下,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是汉室想停就停的吗?</p>

数十年间,匈奴人死伤以百万计。</p>

汉家夺取了他们祭祖的金人,在大司马的指挥下,乌恒人在龙城将匈奴历代单于的棺椁挖了出来,先鞭尸,然后挫骨扬灰。</p>

汉军更深入匈奴腹地,将数百个部族的牧场化作白地。</p>

血仇早已经结下。</p>

一旦汉军放松对匈奴人的限制,得到喘息之机的匈奴人,只要修养十余年,就可以卷土重来。</p>

到时候,长城边塞有警,士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处于危急之中。</p>

谷梁学派的大能们,可以靠自己的嘴巴去说服匈奴人退兵吗?</p>

有些时候,吕温真想去博望苑,看着那一个个高坐于高堂之上,张口天下,闭口万民的谷梁君子们,问一下他们:你们真的为天下,为万民考虑过吗?</p>

你们就真的像你们嘴上说的那样正义吗?</p>

只是,他终究不敢,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p>

如今,耳中听着张越的申斥,再看着王进的脸色,他心里面别提多开心了。</p>

“骂!骂的更狠一下,骂醒这位公子!”吕温在心里给张越加油鼓劲。</p>

王进此刻已是心神惧乱。</p>

他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十八九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p>

而且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立志为天下做些什么的年轻人。</p>

他曾以为,自己所坚持的,所信奉的都是对的。</p>

他曾认为,老师们讲的都是对这个天下真正有益的事情。</p>

家里面,不会有人来告诉他这些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