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驹这回要收购蛤蟆,而不着急自己去抓蛤蟆,是因为秋天抓蛤蟆跟春天不同。</p>
春天的时候,是到河边去照。</p>
秋天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灵了。</p>
秋天蛤蟆从山上下来,一路上要走好几天。</p>
为了躲避天敌,蛤蟆夜间行走。白天的时候,就躲起来。</p>
从山上到大河中间,基本上都是田地。</p>
此时已经开始秋收,玉米和黄豆已经割倒,玉米棒子掰了下去,但秸秆还放在地里面,等水分干透了,再码起来,拉回家里。</p>
这个时候,许多蛤蟆就躲在地里的秸秆下面。</p>
农民们干活的时候,许多时候就能顺手抓到蛤蟆。</p>
每天特意到地里翻动秸秆,也时常有所斩获。</p>
也有的勤快人,会到山里的小河小溪里面,翻开石头抓蛤蟆。</p>
这里就是下山蛤蟆暂时停留的地方。</p>
简单地说,就是春天蛤蟆比较集中,适合于到河边去抓。秋天比较分散,适合于更多的人,零散去抓。</p>
这就决定了林驹从众人手里收购的方式。</p>
背后的逻辑,自然还是成本和效率的考量。</p>
农忙假,正好就是收购蛤蟆的时节。</p>
林蛙是两栖蛙类,即使离开水,也能存活较长的时间。这就为持续地收购蛤蟆,提供了可能性。</p>
这段时间由于忙于秋收,人们没有多少功夫照相,所以林家的照相生意就暂停,把自行车留给了林驹用,每天到各处去收购蛤蟆。</p>
前几天,林甲寅回来了。</p>
今年的烤烟生产已经结束,在外面半年时间,林甲寅拿回来了200块钱。</p>
照相生意已经进行了将近两个月,到目前为止,整个风城县,乃至于绿江市,这个生意还是林家独一份儿。生意的火爆,远远超出了原来的预料。</p>
林甲寅了解了详细情况之后,跟赵杰英核计,把原来林驹投在照相上的钱,还给了林驹。</p>
因为林驹此前跟赵杰英有过约定,以后他自己上学的钱和将来成家的钱,不用家里管。</p>
春天卖蛤蟆,后来卖蝲蛄和山菜的钱,都归了家里。照相的钱也归了家里,照相机和自行车的钱再叫林驹出,林甲寅觉得过意不去,家里似乎有亏待林驹的嫌疑。</p>
就这样,赵杰英把照相机和自行车以及当初林驹做布景和衣服道具的钱,还给了林驹。</p>
林驹也没客气,就收下了。因为他现在收购蛤蟆,也确实需要钱。</p>
这段时间,林驹就跟黄天大两人,分头行动,在乡间各处奔走,收购蛤蟆。</p>
虽然比卖到供销社少了五分钱,但不用自己晾晒,又能得到现钱,两人的收获仍然不错。</p>
傍晚的时候,林驹带着罗雅回来。</p>
这几天以来,罗雅放假没事儿,就天天坐着林驹的自行车,跟着林驹到处去收蛤蟆。</p>
罗雅对此乐此不疲,林驹自然求之不得。</p>
到了罗雅家门口,把罗雅放下,约定明天再一起出去,罗雅蹦蹦跳跳地回家。</p>
推车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就看见父亲林甲寅和林乙卯坐在一起,闷着头抽烟,一副情绪低落的样子。</p>
“驹子回来啦,今天收了多少”?</p>
老叔关心地问道。</p>
“收了六百来个,明天去沙山寨,在那里约好了,能有七八百个”。</p>
“驹子,你有什么好买卖,能让我和你爸干的”?</p>
“行,老叔,我琢磨一下”。</p>
明年分地单干的事儿,已经基本定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