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故作遗憾,沉吟了一下,便道:“既如此,公子请随我来,我给公子开具文书,以方便在城中行走。”</p>
于是陈泰带魏容,进了书房,关上房门后,陈泰纳头便拜,</p>
“末将参见主公!”</p>
魏容急忙将他扶起,把自己打算招揽刘晔的事情,跟陈泰说了一番,陈泰听了,也是大喜,“刘子扬(刘晔字子扬)足智多谋,有他相助,主公宛若如虎添翼,末将谨为主公贺。”</p>
魏容想起心中疑惑,便询问陈泰,“我看刘晔神态疏狂,心中似是有郁闷之气,并且他如此才能,曹宇却没有任用他的打算,不知是何原因。”</p>
陈泰属于魏国政坛的顶级官二代,自然对魏国情况很清楚,笑了笑后,给魏容解释起来。</p>
原来刘晔确实是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但他的身份,比较敏感,他这个人,是汉室宗亲,不像刘备那样,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汉室宗亲,</p>
刘晔是汉光武帝的嫡系子孙,如假包换,正宗的汉室血脉,所以他在曹操手下,就比较尴尬,</p>
曹操不敢用他,刘晔自己,也很聪明,也不敢太出风头,他年轻时,曾亲手斩杀豪强郑宝,并收拢了郑宝手下数千精兵,</p>
但顾及自己的身份,刘晔就把这些兵,都送给了曹操,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手头有兵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除非他想夺取天下。</p>
虽然刘晔是与郭嘉齐名的谋士,但是在曹操手下,他比较低调,曹操对他的使用,也留有余地。</p>
等曹操死后,继任者曹丕,猜疑心比他爹都重,甚至一度想杀了自己兄弟曹植,由于刘备是汉室宗亲,在蜀国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所以曹丕对刘晔,猜忌更重,让刘晔的才华完全无法施展。</p>
曹丕死后,曹叡即位,一开始对刘晔还是很看重的,但后来曹叡发现,刘晔有意迎合自己,就是有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怀疑这人人品不行,于是慢慢疏远了刘晔。</p>
刘晔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心中郁郁之气,难以释放,时间一长,就变得有些疏狂,狂放不羁了。</p>
听了陈泰的解释,魏容便也放下了心,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君主的,就得胸怀宽广,能容纳各式各样的下属,</p>
在魏容看来,逢迎君主,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刘晔总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得到权力,才能施展他的抱负,</p>
如果不是他汉室宗亲的身份,早在曹操时代,刘晔就会得到重用,到了今天,地位没准被司马懿还高呢,</p>
但曹丕,曹叡没有曹操的胸襟,以至于刘晔这样的贤才,明珠蒙尘。</p>
魏容想了想,便取了纸笔,写下对刘晔等人的任命,吩咐陈泰,“停战条约签一年就行,一年时间,足够咱们发展的了,</p>
此外任命刘晔为将军府从事中郎,跟阮籍,山涛一起,协助管宁,杜预,管理将军府,</p>
刘晔的两名弟子,裴秀和刘徽,都是可造就之才,任命他们两人为诸曹参军事。”</p>
陈泰听了,连连点头,心想刘晔郁郁不得志了半生,如今在主公手下,终于要扬眉吐气了。</p>
要知道如今管宁和杜预两人,执掌大权,整个凉州,长安,宛城,加上即将到手的上庸,这些地方的事务,都归他们管,而刘晔刚刚到来,就担任这两人的助手,这显然是委以重任,进入最核心的决策圈,</p>
来日主公若得了天下,刘晔官居三公,也不奇怪。</p>
(/53501/53501787/165907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