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书风格的一些说明兼创作思路谈(1 / 2)

禁区之狐 林海听涛 3679 字 2021-05-26

发几句牢骚。

我始终认为这本书写到现在,我和大家应该是有默契的。

那就是大家都知道自己期望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也相信大家是这样期待的。

但现在都270万字了,连载也快一年了,我还看到有人说什么铺垫多,写得慢……这么说的人你们是第一天看这本书吗?

为了给胡莱的职业足球做铺垫我还写了整整七十万字的校园足球呢,为了给他的中超经历做铺垫,我又写了七十万字的中甲。为了给他出国踢球做铺垫,我一共铺垫了两百二十万字……

在重要比赛之前不厌其烦地进行铺垫和描写,这本来就是我的风格,也是这本书的风格。

到现在还再说什么铺垫多节奏慢的,之前两百多万字的铺垫和慢节奏都没把你们吓走吗?

胡莱英超首球之前我我也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方方面面,也有人不耐烦。但我坚持写了,因为我知道那是必要的——我是写这本书的作者,我是这个世界的缔造者,我知道哪些描写是必要的,哪些描写是没必要的。

事实上在大量的铺垫之后,胡莱的英超首秀爆发以及余韵才更吸引人,效果也确实很好,无论是从本章说数量还是从订阅上来说,都是如此。

所以我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老实说,作为一个写了十八年足球,总计超过三千五百万字的作者,我知道这本书应该怎么写: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是慢节奏、长铺垫的风格。用足够细腻的描写和笔触带领大家和胡莱一起融入这个和现实足球世界不一样的世界。因此和以前那些基于现实足球的不同,很多东西我没办法不写,必须写,写透才行。因为我其实是在塑造一个世界。

从胡莱的踢球风格来说,他也不是那种拿球carry全场,无处不在的类型,而是一个影子杀手,自然就不能把笔墨和视角都集中在主角一个人身上,必须分出很多笔墨篇幅给其他角色。

就比如上一章花篇幅描写主席台上各位俱乐部总经理们的互动,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把事情讲完:“与此同时,在主席台上,来自中超各俱乐部的总经理们也济济一堂,纷纷表达对中国队的支持,和对自己球队球员的期望。这些在联赛中打破了头的总经理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团结”。

瞧瞧,这能省出多少字进入比赛啊……

但这么写不符合我这本书的风格,这么写了也顶多说明一下主席台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并不能借此机会描写一下这些人的性格、行事方式,并由此丰富书中世界。对我来说,这就是无效描写,真正的水。

实际上我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反而速度更慢,更花心思,因为我需要让自己的脑子里完全构建出那样一个舞台,就像是电影画面一样,每个人在什么地方,说着什么,对谁说,他们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背后有什么意义……

就像是教父电影的开头一样,通过一场婚礼,把人物关系牵扯出来——我不是说我写到了教父那种水平,我只是说我希望自己在介绍描写的时候尽量不要用那种干巴巴的说明文,而要结合画面,有镜头语言。

有些角色我需要反复多次描写才能塑造成功,比如胡莱的父亲和李自强。

有些角色我只需要描写他们的一个点就可以完成。比如张清欢重回工体时出场过的解说员,到现在再也没有戏份了,但他也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这些经理们和解说员只是我书里描写过的许多角色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和无数个这样的角色组成了这个世界。

通过场上场下对主角以外的大量角色和情节的描写,才能组成一个可信可代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