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二章 原来如此(1 / 2)

徐福听胡亥这么说,不禁好奇道:“公子何出此言呢?蝼蚁尚且贪生,您贵为皇子,有着大好的未来,竟然会生出想死的念头?”

“唉,诸位不知道,其实我也有我的担忧和烦恼啊。”胡亥脸上带着一种痛不欲生的夸张表情,继续道:“父皇有二十几个孩子,其中最信任最钟爱的并非胡亥,而是我的大哥公子扶苏。凡是有军国大事,哪一回不是让大哥参与?又有哪一回轮到我们这帮弟弟?就拿这次边关告急来说吧,今日的御前会议,参与者皆是朝中顶尖儿的重臣和名将,唯一一位有资格出席的皇子,就是扶苏。而且刚刚不久之前,宫里传出消息说,父皇已经决定,由扶苏担任此次援军的统帅,带领八万精锐铁骑出征,赶赴边疆与蒙恬大将军会师。”

“确实如此,”管栋接口道:“陛下对大公子实在有些太过看重了。以前便事事都让他参与,刻意培养,而今竟然连兵权都交给了他,这么下去,恐怕连皇位”

说道这里,管栋忽然打住,显然这番言语颇为犯忌。胡亥却没有那么多顾虑,道:“今天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也不怕趁着酒劲胡说几句。我那位大哥,表面看上去忠厚谦和,可实际上为人心狠手辣,倘若今后他继承了大位,我胡亥肯定不会有什么善终啊。”

北辰真人轻轻抚着白胡须,说道:“据贫道所知,大秦至今还并未订立王储,公子何必忧心至此呢?只要瞄准目标、励精图治,未来的九五之尊到底是谁,犹未可知呐。”

“大国师,真要是像您说的那般简单,倒也好啦。”胡亥无可奈何的摊摊手:“可问题是,以现今的形势而言,我是半点机会都没有。大哥轻而易举就能率兵出征,而我呢?就连提出陪父皇一起巡游天下,都被无情的驳回了。”

“巡游天下?什么巡游天下?”徐福不禁好奇问道。

管栋解释道:“哦,是这样。陛下前些天突然决定,打算今年秋天离开咸阳,巡视各个郡县,体察民情。”

闻听此言,徐福和熄灯道长不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出了一种极为讶然的神色。我的天,赵亮仙长之前不就说过此事吗?还提及秦始皇会途中丧命,而赵高则帮着胡亥阴谋篡位,难道真的是未卜先知?!

赵亮察觉到了他二人的异常神态,生怕徐福和熄灯道长稍不留神,被在座的这些大狐狸小狐狸看出端倪,于是赶紧开口问道:“公子为何非要陪陛下一起巡游呢?”

“哦,这个建议是我提出来的。”赵高替胡亥回答道:“公子为人温良恭俭,对陛下又是极为孝顺,所以这一路上的颠簸劳顿,绝非那些内侍宫女能替陛下分担,唯有公子才可以陪侍父皇身旁,为君分忧。”

管栋也点头说道:“本官极为赞同赵大人的这个提议,如此一来,还可以顺便向陛下展现公子的才华,以备后用。”

赵亮心想:靠,老子就知道,这事儿肯定是赵高这货提出来的。他是现代穿越者,跟我一样了解那段历史,倘若不把胡亥一起带上,又如何能够矫诏夺权呢?

只听赵高继续道:“今晚公子设宴,一则是给两位国师摆桌和头酒,让大家化干戈为玉帛,携起手来当好朋友,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另一则嘛,也是想请两位高人帮个小忙。”

“哦?竟有此事?”北辰搂着凝霜,大大咧咧的说道:“公子的难处,就是我等天大的大事,但讲无妨。贫道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凝霜闻言,笑意盈盈的在北辰老脸上吻了一下,好似奖励一般。

赵高解释道:“情况是这样的。此次巡游,陛下要检视七八个大郡,涉及很多国策的调整和制定,所以就连丞相李斯大人,也会随同前往,足见非同小可啊。如此难得的机会,公子不愿轻易错过,故而想请两位国师出手相助。”

怕赵亮他们听不明白,燕季衡又专门解释道:“管大人、赵大人和我都是朝廷命官,按理说不应该与公子过从甚密,否则便容易引起旁人的怀疑和揣测。故而,也无法直接劝谏陛下,替公子求情说话。两位国师乃是修道高人,既深得陛下宠信,又置身朝堂之外,由你们二位建议陛下,恩准公子一同巡游,那是再顺利不过啦。”

哦——原来是这样啊?赵亮心道:我说呢,这头回见面就亲得好像失散多年的骨肉同胞一样,又是送大美女,又是送大宅院,合着是为了这个原因呀。之前,朝中只有北辰一个国师,所以胡亥赵高等人刻意笼络,为的就是有人能在秦始皇耳边吹风美言。现在,又凭空多了我这位小国师,而且跟北辰一派仇怨甚深,他们便担心我为了反对北辰,进而连带着他们一同反对,弄不好就会搅黄了暗中谋算的计划,故而才费尽心机的摆下今天这场晚宴。

不用说,北辰也一定是被胡亥他们提先打好了招呼,千千万万要忍让一步,先稳住我这个破坏因素再说。所以,这老家伙才会绝口不提扫荡四方山、斗法杀天璇的种种宿怨,摆出一副人畜无害、把酒言欢的模样。

想到这里,赵亮微微一笑:“公子,诸位大人,我具体该怎么帮忙呢?”

“这个简单!”北辰真人对赵亮说道:“明日咱俩一起去皇宫觐见陛下,一个说夜观天象,一个说起卦占卜,都发现天机显示,应该命公子胡亥陪同御驾一起巡游,如此必会有长生吉兆。咱们都这么说,陛下定然深信不疑。”

胡亥闻言喜道:“那可太好啦!倘若两位国师能帮胡亥促成此行,我愿意各赠黄金千两表达谢意。另外,在斥资重修凌霄宫和徐福道长的道观,以盛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