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
高文高高地举起双手,振臂欢呼,嘴角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就仿佛凭借刚刚这一分赢得法网冠军一般。
纯粹而真诚,能够深深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连带着,球场对面的纳达尔也跟着展露笑容,朝着高文竖起大拇指,再次表示赞扬,这一分确实精彩。
球场边,托尼叔叔和罗伊格交换了一个视线,惊讶掺杂着惊喜,然后,两个人也双双为高文送上掌声。
连续两分,高文确实打出了自己的风格,在强强对抗之中的变化,巧妙运用红土球场的特性创造机会。
从整体来看,高文还是处于过渡期,没有能够完全摆脱硬地的习惯、也没有能够完全适应红土的特性,不仅是移动、击球等等基本功而已,还有战术布局和击球选择等等也能够看出“硬地球员”的烙印。
此时,就能够看出高文的青涩了,缺少比赛经验——
在红土球场,还是显得陌生,水土不服,特别是以前没有赛季中途转换的经验,一切都显得兵荒马乱。
他需要更多时间,从硬地模式切换到红土模式,并且重新构建自己的比赛,甚至思考方式都需要调整。
一直到今天,他们终于能够百分之百确定,高文确实是职业巡回赛的一年级生,这一切是做不得假的。
但恰恰是如此局面下,不得不承认,高文再次展现出自己的网球智慧,充分在自己现有状况以及武器库里寻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方式,提升竞争力,将对抗延续下去,并且努力寻找扭转局面的办法。
难得!
着实难得!
考瑞尔和阿加西两位北美培训体系出身的球员,为什么能够打破桎梏登顶法网?
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打法风格适合红土吗?
当然不是。
而是因为网球智慧,他们都是擅长思考并且擅长调整的球员,找到在自己不擅长场地发挥强项的方法。
由古至今,在不同场地都能够奉献精彩表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硬地到红土再到草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罗德-拉沃尔在1969年完成年度全满贯的壮举,却被认为是难以复制的一个壮举——当年,四大满贯全部都是草地赛事,这也意味着,年度全满贯不需要切换场地,只需要保证状态即可。
同时,阿加西以及后来的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完成全满贯壮举的时候,得到数不胜数的赞誉,也是同一个道理,因为四大满贯覆盖三种不同场地,难度之大和公开赛年代初期已经截然不同。
2017年,曾经有人做过一项数据统计:
在现役球员之中,能够横跨硬地、红土和草地三种不同场地全部登顶夺冠的球员,到底有哪些人呢?
在这里,不限赛事规模,只要是ATP级别的赛事就能够纳入统计,但统计结果,数字远远低于想象。
四巨头,理所当然全部囊括在内。
除此之外,再加上菲-洛佩兹、科尔施雷伯、塞皮、伊斯内尔、加斯奎特、奎雷伊、阿古特、西里奇、迪米特洛夫、蒂姆、普伊,这就是全部了。
一共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