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F1来说,蒙特卡洛大奖赛是历史最悠久、赛道最特殊、甚至可能是夺冠难度最大的一站赛事。
自然而然,没有人愿意错过,不仅不会,而且还会力争胜。
对于网球来说,蒙特卡洛大师赛也同样如此。
一来,蒙特卡洛为红土赛季揭幕,正式拉开红土赛季序幕,伤病是最少的时候,同时也是调整状态的开端。
二来,蒙特卡洛的比赛环境和巴黎最为相似,在前往巴黎之前,就能够提前适应场地和气候完成调整。
三来,蒙特卡洛被誉为法网风向标,不仅仅是因为场地和环境相似而已,同时还因为这里被誉为法网福地——
每年,在蒙特卡洛夺冠的球员,似乎都能够得到庇护,不仅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红土赛季,而且还能够在法网拥有好运。
其实,职业球员们都应该相信,实力才是通往胜利的唯一钥匙;但现实往往有些偏差,职业球员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小迷信,一个动作一个物件能够为自己带来好运的话,他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比如,有些球员坚信,自己每次发球都必须使用不同的网球,表示新开始,绝对不重复使用同一个网球。
但反之,有些球员坚信,前一个回合自己得分的话,那么这枚网球就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于是就要继续使用同一颗网球进行下一分。
同样都是迷信,但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展开,而且,在巡回赛里,大有人在。
蒙特卡洛,也是如此,「法网福地」,一个宁可信其有的迷信。
当然,「四巨头时代」着实太过特别,2005年到2012年,纳达尔在这里完成难以置信的八连冠王朝,所以,在这里讨论「福地」什么的,似乎也没有太多意义。
但是,将时间往前追溯的话,则是另外一番面貌。
1993年、1995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蒙特卡洛大师赛的冠军部闯入法网决赛,其中五次顺利登顶夺冠,只有2002年的费雷罗和2004年的科里亚遗憾在巴黎屈居亚军。
另外,1994年、1996年、1997年、2000年,这四个年份的蒙特卡洛大师赛冠军,在法网的最差表现也是第四轮。
从方方面面都能够看出来,蒙特卡洛确实是法网风向标,同时也确实是法网福地,和其他赛事都不同。
当然,去年,也就是2014年,蒙特卡洛稍稍滑铁卢了一回,瓦林卡在这里击败费德勒摘下职业生涯首座大师赛冠军,然而到了巴黎,却在法网首轮爆冷出局。
这也成为公开赛年代里,1972年伊利耶-纳斯塔塞(Ilie-Nasase)之后,第二位在法网首轮出局的蒙特卡洛冠军,事实上,纳斯塔塞于1971年、1972年、1973年,在蒙特卡洛实现三连冠,而后在法网的成绩分别为亚军、首轮、冠军,也就仅仅在1972年爆出惊天冷门。
尽管如此,这依旧不影响蒙特卡洛作为「法网福地」的存在。
和北美「阳光双冠」一样,每年前来蒙特卡洛参赛的球员,群星云集。
事实上,蒙特卡洛因为摩纳哥的特殊状况,赞助资金并不多,赛事奖金也就稍稍高于罗马大师赛而已,远远比不上「阳光双冠」来得财大气粗,和多哈、迪拜等等赛事相比也黯然失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2009年,ATP赛事改制,将魔都提升为一项新大师赛,并且准备取消两站大师赛的资格,最后保留下八项大师赛席位,这两项遭遇「点名」的大师赛,正是汉堡和蒙特卡洛。
两站赛事都面临相似的问题,财政困难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