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
“闭关锁国这也能算朕的过错?”
乾隆看到这里,雷霆发怒。
“朕的爷爷,朕的父皇,哪一个没有实施这个政策?”
“怎么到了朕这里,就如此的不堪!”
“再说了,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错?”
“朕这是为了维护华夏的稳定。”
“区区西方蛮夷之国,还妄想和我大清建立平等的关系?”
“我大清天朝上国,蛮夷之人也配?”
“就他们那技术,朕岂能看上眼。”
“不过一些旁门左道罢了。”
“朕倒要看看,朕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能给后世带来灾难?”
“这一点,朕是不信的。”
似乎是为了迎合乾隆的话。
天穹之上的投影继续变动。
【可能会有很多帝王会问,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闭关锁国政策,华夏乃天朝上国,需要和蛮夷小国建立合作关系?】
【如果各位帝王这么想,那就和乾隆一样,愚蠢至极了。】
【有句话形容得好,狮子博兔,亦用全力。】
【小看他人,往往是会付出代价的。】
【而乾隆帝小看了他眼中所谓的蛮夷小国,他死了一了百了,倒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后世甚至整个华夏来说,却是一场浩劫。】
【闭关锁国政策,锁的不仅是国,锁的是思想,锁的是发现,锁的是华夏的未来。】
【乾隆帝花了六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国富民穷的“饥饿盛世”,一个华夏历史倒退的“进步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西洋人眼中,华夏是个神秘的国度。】
【他们相信,华夏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现实呢?】
【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
【清王朝雇用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
【他们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华夏百姓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他们国家公民的啤酒肚或农夫喜气洋洋的脸。】
【这看似繁荣的大清,普通百姓过得却是另外一种生活。】
【他们说道这些普通的华夏老百姓,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
【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
【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两岸的相提并论。】
【这个曾经伟大且繁荣的华夏国度,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闭关锁国的政策带来可怕的后果?】
【横向对比,英俊国汉普郡农场的一个普通雇工,一日三餐的食谱如下早餐是牛奶、面包和前一天剩下的咸猪肉;午饭是面包、奶酪、少量的啤酒、腌猪肉、马铃薯、白菜或萝卜;晚饭是面包和奶酪。】
【工业革命后,英俊国人的生活水平更是蒸蒸日上。】
【后来,英俊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上还要加上脱脂牛奶、奶酪、脱淡啤酒、黄油和糖各半磅,还有茶。】
【而乾隆年间的华夏普通百姓又吃的是什么呢?】
【几千年来,华夏农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怜,通常情况下,在春荒之际,还要采摘野菜才能度日。】
【乾隆时代,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比比皆是。】
【就是这个乾隆眼中的蛮夷小国,普通农民一年消费后,可剩余十一镑左右,约合也就是三十多两白银。】
【而一个中等华夏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三十五两白银,而年支出为四十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五两,才能过活。】
【所以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这还是中层,底层的生活那就是惨不忍睹了。】
【这所谓的大清盛世,真的可行吗?】
【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各位帝王不明白,那么从军队战斗力对比,各位帝王就能清楚了。】
【乾隆帝时期的军备武器,多半为火绳枪,这种武器粗糙无比,有效射程只有一百米左右,也就是六十步,还不一定能命中。】
【而此时乾隆帝眼中的西方蛮夷呢?经过工业革命后,他们的武器大有长进。】
【他们使用的多为改良后的燧发枪,有效射程达到三百步左右。】
【同时,他们还配备威力强大的火炮。】
【正是由于乾隆的自大无知,乾隆之后清朝的财力在不断地下降,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继续研发新式火器。】
【在这种环境之下,华夏的实力会出现倒退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华夏实力在倒退,但是西方列强却没有停下来前进的脚步。】
【靠着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与资源,西方列强积攒了不少的资本,工业革命之后的他们,实力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