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百三十四章 樵公(2 / 2)

听着尖嘴猴腮的青年话,他的心中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怀疑。

瞎子真的能写字吗?还是瞎搞一通。

一张白纸,仿若洁白的云朵,工整的摆放在案头上。

在众人的注视下,老者开始运笔。

写出第一个字的时候,苏洵便觉得老者的手腕写出的字苍劲有力。

初始一看,却是如此,但随着笔锋的转变,一股形如流水的感觉,让人感到丝毫不停留。

在这张白纸上,老者写的极为随意,挥洒自如。

毫不迟钝的书写,游刃有余的衔接。

苏洵的目光,随着老者的书写,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他的字,一挥而就,气势磅礴。

不似龙飞凤舞,但字里行间,却刚劲有力。

看着这幅字,苏洵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一种是青年的朝气蓬勃,一种是晚年的迟暮。

一笔书写完成,老者微微咳嗽,耳朵转向四周。

怎会如此,苏洵失声道。

那老者淡淡道:“年轻人,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这便是活着的真谛。”

苏洵恍然,当即向着老者开口道:“老先生的字,的确妙笔生花,令人遐想万千。”

我也想要求一幅,不知樵公可否也为我书写一幅。

可以,老者当即缓缓开口。

苏洵目光灼灼,向着老者拱手道:“多谢樵公。”

红衣青年当即将案头上的纸卷换下,又换了一张洁白的纸。

苏洵也是有着几分期待,期待能够从老者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更多的东西。

老者运笔之后,依旧没有停留的在白纸上书写。

这一次,字依旧流畅,但并不像之前那般。

字与字之间,好似刀砍斧劈一样,凌乱不堪。

甚至有的时候,老者书写的时候微微一颤。

苏洵看到这一幕,双手紧握,有些关切道:“樵公若是气力不济,可以休息一会。”

樵公淡然一笑,继续微微颤颤的书写。

很快,一幅刀斧互砍的字迹浮现出来。

乍一看,刀斧之间,相互砍着,仔细一看,却别有一番韵味,两者之间,竟然能够相互兼济。

这样的字,也给苏洵两者决然不同的感觉,一种是天与地,一种是冰与火。

两者之间,有着天然之别,但却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苏洵细细打量着,不由瞳孔微微一缩。

他终于明白,樵公为何写这一幅字的时候,手微微颤。

从整幅字中,看出的是浑然天然,不拘一格。

但倘若细细去看,字里行间却又充满着矛盾。

拒之千里之外,但却又紧密连接在一起。

正是因为这种天然的落差,让人有了希望,又有几分失望。

苏洵收起这幅字,朝着樵公拱了拱身子,道:“多谢樵公。”

樵公点了点头,依旧坐在案头,没有起身。

苏洵静静地在一旁,看着樵公写上一幅又一幅字。

每一幅字,不尽相同。

有的字,如同沐浴在春风中,让人精神一振。

有的字,却又让人感觉身处汪洋之中,飘忽不定。

又有的字,让人充满愁苦,无始无终。

每一种字不尽相同,整体给人的感觉也有很大的差别。

苏洵看在眼里,心中却是吃惊万分。

是怎样一种心境,让樵公会写出这样的字,这样的字,何其深刻。

苏洵深深地呼了口气,他开始很是仔细的看着樵公那张布满沧桑的脸,那张脸,和所有的老者都没有区别。

那双手,异常干瘪,经脉突出。

倘若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相信,面前的老者对文字的理解竟然如此深刻。

随着一幅幅的字书写完毕,樵公已是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那名红衣青年当即将文房四宝收起,朝着众人躬了躬身,道:“樵公已经劳累,还望诸位谅解。”

其余未能求得一幅字的青年人,叹了口气,面露失望之色。

红衣青年收拾好文房四方,放入状元箱内,背在身上。

红衣青年很是小心的搀扶樵公,向前走去。

苏洵看在眼里,动了好奇之心,当即招呼一声,跟了上去。

也不知道跟了多久,樵公当即停下身躯,开口道:“小先生为何一直尾随而至。”

苏洵微微一顿,当即沉声道:“樵公解我心结,不过我却仍有不明白之事想问樵公。”

樵公淡然道:“我已明白小先生心中疑虑。”

苏洵一听,面带喜色道:“那樵公能否解惑。”

樵公摇了摇头,道:“我已是年迈老朽,无力助你。”

苏洵面带失落之色,叹了口气。

但有一言,或可忠告。

樵公请说,苏洵正色。

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苏洵眼眸微动,点了点头,道:“多谢樵公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