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396章 人口大掠夺(1 / 2)

兖州的叛乱民众虽然多,但都是一些小股流寇,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军队。李翊和公孙瓒带着大军一路东行,在棒子和萝卜的双重攻击下,平叛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陈国、陈留郡、梁国、济阴等郡国的民乱在李翊和公孙瓒的大军经过之后,都被平定了。

大量的被招抚的流寇、乱民被尾随在大军身后的李氏商会的商队带着,往北疆迁移。而各地诸侯看见这种局面,都非常高兴。尤其是李翊真的没有占领任何一座城池,更是让他们悬着的心都落回了肚子里。

唯一看出危机的,只有正率领军队在老家沛国平定叛乱的曹操。他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那就是在李翊和公孙瓒的大军路过之后,当地州郡的人口骤减至少五成。

就拿陈留郡来说吧,在讨董大军成立之前,这是一个人口过百万的人口大郡。经过讨董大军的蹂躏之后,这里依然有差不多八十万人口。然后就是不断地爆发民乱,但这个过程人口依然没有太大的减少。可是随着李翊的大军进入陈留郡平叛,乱民倒是不见了,可是陈留郡的人口一下子爆降到不足四十万。也就是说,有至少四十万人口,被李翊借着平乱的机会,给拐到了北疆了。

不但是陈留郡,其它郡国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在李翊大军经过的豫州陈国、梁国和兖州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成国、东平国、鲁国和济北国共九个郡国,共流失了超过三百万人口。其中人口大郡国陈国,一下子就流失了一百万人口。

随着这些郡国人口的大减而来的,是在北面的冀州大地上,那一道道滚滚向北的人潮。这些都是骠骑大将军李翊迁往北疆的各地流民。

看到如此庞大的人潮,很多诸侯已经回过味儿来了,那就是北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骠骑大将军李翊之前不出兵南下中原的最大借口,已经不攻而破。

但是,尽管大家心里面都很清楚,却没有任何人敢说出来。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真要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北疆根本不存在粮食危机,那也就意味着北疆二十余万大军可以随时南下中原。以北疆军打败那么多强大的异族的彪炳战绩来看,恐怕没有谁能够抵挡北疆大军的攻击。

因此。诸侯们都保持着沉默,静静地看着李翊在兖州各地平叛,看着李翊把一股股的流民招抚,然后迁往北疆。

这些诸侯们的想法很简单,这些流民留在当地。不但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甚至可能带来极大的灾难。现在骠骑大将军将他们招抚迁往北疆了,本地的压力小了,郡国安定了,他们的实力也可以逐渐的恢复。

而随着这些郡国逐渐转向安定,压力却是转移向了北疆。就算是李翊不知道采用了什么手段,让北疆不再缺粮了,但是想必以这些地方的基础,也不可能承受太多的人口。随着李翊迁往北疆人口的暴涨,总有一天会承受不了。

你不就是想要人吗。那好,我就送你人口,看会不会把你撑死!很多诸侯们都这样想着,他们不但不阻止李翊,甚至还配合他,帮助迁移更多的流民前往北疆。就连南面的荆州和扬州等地,一些叛乱比较严重的郡国,都开始联系李翊,问他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地方的流民也一起迁往北疆。

对此,李翊是来者不拒。

………………

在进入五月中旬的时候。李翊和公孙瓒的大军已经抵达泰山郡境内。

泰山郡,地处兖州最东边,因山而得名。

元封元年四月,武帝封泰山。禅肃然,济北王刘宽颇为识相,主动将领地内的泰山一带的地域献出,武帝以其地设置了泰山郡。

数百年过去,泰山郡也是屡经变迁,辖域最大的时候是在汉成帝绥和元年。总领二十四县,辖下共计十七万户有余,人口高达七十二万。

到了汉末泰山郡的辖域已经大为缩水,只剩下了十二个县,人口也缩减到五十万不到的样子。

不过,在李翊眼中,泰山郡境内的繁荣景象,仍然远远胜过了洛阳、河东这些地方,比起残破的陈留、颍川,更是有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一般。

乱世中,只要避开战火,就算很偏僻的穷乡僻壤,都会显示出让人惊艳的繁华气象。何况,齐鲁大地原本也不是什么荒僻的地方,否则后世的大诗人杜甫也不会发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感叹了。

时值五月初夏时节,登高远观,齐鲁大地一片郁郁葱葱,望不尽的天光山色,如同一块巨大青翠玉石,远远与天海融为一体,一眼望去,让人有种呼吸顿止,物我两忘的感觉。

李翊看了看身边的泰山泰山丁原,问道:“青州黄巾由来已久,泰山与青州近邻,却有如此繁华的景象,建阳兄,你可知其中缘故?”

丁原思考了片刻,这才答道:“其中原因甚多,一时难以尽述,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地势和人文……”

泰山郡内多山,北有泰山,东有临乐山,南有蒙山,这是主要的山脉,其他数得上名字的高山,四面分布,足有数十座之多。群山环绕,形成了天然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