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急报长公主和朝廷,历数韩馥祸国之事:“韩馥自感罪孽深重,无颜再领冀州之事,挂印而去。如今冀州危难,冀州诸吏又百般相求,臣推辞不过,暂领冀州牧事。臣虽才能浅薄,但必为国尽忠,死亦无憾。”
七月下旬,李靖率军返回邯郸,把冀州发生的事详细禀奏了长公主和朝廷,同时抄报骠骑大将军李翊。
李靖在奏章中说:“我们暂时不会和袁绍、公孙瓒发生正面冲突,但考虑到北疆军在冀州的兵力严重不足,还是请调塞外铁骑南下冀州相助。”
………………
大汉国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八月。
八月上旬,洛阳。
大臣们对诸事的争论迟迟没有结果,长公主和朝廷何时返回京城,渐渐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了。
朱儁自恃身份,想要在朝廷迁回洛阳的事情上力挽狂澜。
七月的时候,他对大臣们说,这么争没有意思,还是先把长公主和朝廷迁回来吧。但长公主和朝廷回迁,牵涉到皇宫和诸多府衙的修缮整理,这些都需要钱。因此朱儁说,大家既然暂时不愿意向朝廷上缴赋税,那就先借点钱给朝廷应应急吧。
没人应声。
张温气得当场就拂袖而去。这也是大汉的臣子?这也叫拯救社稷?
朱儁苦口婆心地劝说,安平国相张岐不满了,冷声道:“朱公伟,你已经不是朝官了。如果不是尊敬你,我们早把你赶走了。”
张岐这句话差点把朱儁气晕过去。
不过,朱儁的确还是有一些威望的,也有不少的人挺他。弘农太守杨懿、陈留太守张邈、会稽太守王朗、兖州牧府的刘翊等十几位官员纷纷指责张岐。
当天晚上,十七个州郡大吏代表十七个州郡府衙联名上书举荐朱儁为“车骑将军,行车骑将军事,主掌洛阳诸事。”
这份上书送到泉州,长公主自然会诏准,所以朱儁的身份立即就确定了下来,并成了洛阳城里官职最大的大臣,但这件事前前后后闹了很长时间,事情又耽搁了。
这时,从冀州传来韩馥让位于袁绍,袁绍继领冀州牧的消息。
接着又从豫州传来黄巾军攻打陈国、汝南,而各路州郡大军不打黄巾军却打北疆军的消息。
继而又从南阳传来刘表攻打袁术的消息。
洛阳城里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再也没有议事的兴趣。
张邈站起来长叹道:“散了吧。就算现在天子在洛阳,又怎么样?散了吧……”
冀州牧韩馥的为人和口碑一向不错,一年多来他兢兢业业地治理冀州,积极参加讨董,为各地州郡输送了大量的钱粮,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袁绍竟然把他赶走了。
从朝廷方面来说,一个郡太守把一个州牧赶走了,下官赶走上官,这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这还有天理,还有律法吗?
从讨董联盟方面来说,韩馥一直极力支持和拥戴袁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袁绍却毫无道理把韩馥赶出了冀州,这实在让人寒心,也让人失望至极。
各地州郡官本来对袁绍寄予了厚望,认为他能高举讨董大旗,振兴社稷,但今日看来,他们大错特错了。
袁绍一面向朝廷示好,一面拿着所谓的“承制诏书”为所欲为,这本身就让州郡大吏们心有怨言。此时他再把韩馥从冀州赶走,大家也就彻底明白了袁绍的心思。
袁绍的确有宏图大志,但他志不在冀州,而在天下。
此事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正在洛阳争吵不休的大臣们,他们的争吵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天子也好,长公主也好,长安朝廷也好,泉州朝廷也好,无论他们在什么地方,都已经是一个摆设了。
现在袁绍赶走了韩馥,占据了冀州,谁能拿他怎么样?今日的天下已经变了,大汉已经名存实亡了,从董卓开始,到袁绍、袁术、刘表、刘虞,再到骠骑大将军,谁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既然这样,我们还在这里争什么?吵什么?
张邈一甩袍袖,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