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稷看着面前恭恭敬敬的范睢,脸色也渐渐的和缓了下来。</p>
到了这个时候,秦王稷其实已经很清楚,之前所谓的从长平调兵的话,那确实是有些冲动了。</p>
毕竟秦国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赵国而不是楚国!</p>
只不过一想到如果不调兵的话,东南两郡很有可能长时间饱受战乱,甚至有可能会完全被楚军给攻占,这就让秦王稷非常的不爽。</p>
自从东帝齐国彻底崩盘之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发生过敌人打进秦国境内这种事情了。</p>
毕竟一直以来秦国的态势都是不停的对外扩张,不停的攻城略地,战场从来都不是在秦国境内,而是在秦国境外。</p>
就算是九年前失败的那场阏与之战,也是在赵国的国土上打的。</p>
可现在,明明秦王稷统治的是史上最强的秦国,却偏偏被早就已经踩在脚下的楚国人打进来了!</p>
千年小受竟然还想要翻身作主人?简直反了天了!</p>
这就是为何秦王稷会如此火冒三丈的理由。</p>
所以虽然已经基本上被范睢说服了,但是秦王稷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范君,若武安君不动,调王龁率军回援,如何?”</p>
很显然,秦王稷还是不太情愿放弃这个教训楚国人的机会。</p>
毕竟秦王稷现在已经是六十五岁了,以战国时代的寿命来看,秦王稷就算是今晚睡梦中去世,那都是不折不扣的喜丧了。</p>
在这个年纪的人,对于“失去”这两个字是非常敏感的,因为这种“失去”的感觉总会让秦王稷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失去生命!</p>
范睢看了秦王稷一眼,笑道:“大王多虑也。以臣之见,楚王元、黄歇、景阳之流,不过泛泛之辈。若我军胜赵于长平,则天下再无国可当我军精锐之师也。楚国不过我大秦帝国手下之败将,即令楚人复得两郡,待破赵之后我大秦亦能失而复得,王又何须忧之?”</p>
范睢所说的这番话,才是这位秦国相邦一开始真正想说的心里话。</p>
但是一开始由于秦王稷正在气头上,所以范睢必须得先想办法给自家大王消气了,才能够在这个时候把真正的立场说出来。</p>
毕竟秦王稷可是领导着秦国一步步成为天下第一强国的明君,这样的一个明君只要冷静下来,当然不会不接受范睢的正确意见。</p>
楚国只不过是小麻烦,赵国才是秦国真正的心腹大患,所以范睢的态度很明确,在这种关键时刻,所有的力量都应该拿来干翻赵国,而不是拿来浪费在楚国的身上。</p>
至于楚国嘛,就让他先嚣张一阵子好了,等到收拾完赵国,还不是想怎么调教就怎么调教?</p>
范睢的话音一落,当下便有几名秦国大臣们出声附和,毕竟能当到这个职位的人真的没几个是傻子,察言观色的本领都不差,既然都知道秦王稷消气了,那么大家发表意见的时刻自然也就到了。</p>
但是秦王稷也并没有立刻同意范睢的话,而是在皱眉思考了一会才开口道:“范君之意,寡人已知之,可如今长平一线赵军不肯出战,该当何解?难道寡人与大秦之希望,只能寄托在那燕人手里不成?”</p>
虽然秦国距离燕国的路程远较燕国距离赵国的路程要长,但是秦王稷知道燕国伐赵的时间点却要比赵丹还早两天,这是因为燕王在确定伐赵之后就立刻派出信使通知秦国方面了。</p>
虽然已经知道燕国出兵了,但是秦王稷的心中仍然觉得不太稳,毕竟燕国和赵国当了几十年盟友了,谁知道燕国会不会,又能不能狠狠的在赵国背后刺上几刀呢?</p>
如果燕国攻击赵国的力度比不上楚国攻击秦国力度的话,那也没多大用处啊。</p>
范睢道:“大王难道忘了臣前日所献之三策乎?燕国伐赵,不过臣之中策尔。若单凭燕国之力,成功与否尚在五五之数。但若臣之上策得成,则胜利于我大秦唾手可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