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候,秦王稷已经开始明白了范睢的想法。</p>
范睢这是在给自己找退路了。</p>
先前提议杀白起是为了甩锅,如今提议求和,也未尝不是为了以后万一战局不利而可以用来推脱的借口。</p>
换句话说就是范睢已经不再看好秦国能够在这场大战之中获得一场辉煌的胜利了。</p>
或者说,范睢觉得秦国获胜的把握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大了。</p>
一丝怒气缓缓的从秦王稷的心底升起。</p>
范君呀范君,寡人如此的信任你,你竟然却认为寡人的秦国已经不能够撼得动那赵丹小儿的赵国了吗?</p>
但秦王稷是不可能同意范睢这般做法的。</p>
这场大战打到了这个地步,不但赵国是山穷水尽,秦国也即将快要油尽灯枯了。</p>
这就好像一场激烈无比的拳赛比赛已经来到了最后一个回合,拳台上两名拳手你来我往,每一记重拳都有可能让对方倒下,也有可能会在下一记重拳之中被对方击倒。</p>
但是秦王稷对自己即将获胜是有着充足的信心。</p>
因为赵国虽然已经全力以赴,但是秦国还没有。</p>
秦国的领土面积是赵国的两倍,人口也同样是赵国的两倍,论起战争潜力来说秦国远远超出了赵国。</p>
所以赵国虽然已经将战争机器催发到了极致,但是秦国并没有,秦国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p>
既然如此,那秦王稷又怎会轻易认输呢?</p>
秦王稷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这一战只要能够获胜,就有可能彻底的击垮赵国,搬掉这座该死的,挡在秦国东进路线上的最后一座大山。</p>
诚然,从秦国的角度来说,此时此刻选择罢战,未尝就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p>
毕竟战争这种东西,从来就不是根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或者战争潜力来决定的。</p>
此时此刻,在秦赵双方交锋的正面战场上,秦军虽然占据了上风,但是也并不就是十拿九稳,稳超胜券了。</p>
即便领军的人是对赵军从无败绩的武安君白起,可是别忘了赵国的领兵大将同样也是鼎鼎大名的廉颇。</p>
白起就一定能胜过廉颇吗?</p>
虽然秦王稷对此很有信心,但是也不敢打包票。</p>
再小的翻盘概率,只要是在结果没有出现之前,那么它就是有可能的。</p>
秦王稷是有过被翻盘经历的,九年前那场阏与之战,赵奢率领的赵军不就完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超级大翻盘,让秦国对赵国的总攻被迫延缓了整整九年吗?</p>
但即便有着失败的可能性,秦王稷也不会放弃。</p>
秦王稷已经老了,他今年已经在位四十七年,已经整整六十五岁了。</p>
六十五岁,这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高龄,已经是喜丧的年纪了。</p>
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那么秦王稷自己也不知道等下次机会来临的时候,自己到底还在不在这个世界上。</p>
即便是再伟大的君王,那也逃不出生老病死的规律。</p>
所以秦王稷不会退,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和赵国人议和。</p>
如果想要跟赵国人议和,那也不是不行,但是议和的前提是秦国输了。</p>
只要秦国还没有输,那么议和的前提就绝对不存在。</p>
秦王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面色平静的做出了最终决定:“寡人意下已决,议和之言,此后休要提之。”</p>
这句话既是对范睢说的,也是对大殿之中的所有秦国臣子说的。</p>
范睢愣了一下,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退了回去。</p>
作为一名臣子,范睢自认为已经说了该说的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