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末总结(2 / 2)

因为提早,预见到复仇案结束后,追读会掉,所以我多次铺垫皇陵案,内心的想法是“好看的剧情马上来了,大家不要走啊。”

结果用力过猛,把案子的反派打成了“明牌”……

就像你看一集柯南剧,开头就告诉你凶手是谁了……作者知道,读者知道,主角不知道……

悬念一下就丢了。

这直接导致,皇陵案结尾,解谜的冲击力不足,我很早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做了个小反转,但大势不可逆。

但也不只是用力过猛的锅,仔细想,其实是无法避免的。

前面两次,无论是河宴案,还是复仇案,其实案件主体,都是一个故事,所以,我用的手法也类似发现疑点,寻找线索,推理真相,发掘故事。

这也是探案题材,惯用套路。

但皇陵案不同,他不是个完整的小故事,恩怨,而是全书核心矛盾的一环,是一个碎片。

其中涉及的人物,在后面还有用,比如白理理,第二卷要用,黄镛也是,他背后的,那个真正的boss更是。

这就导致,不能完整揭开。

当我试图布局一个漂亮的案件手法时,突然发现,那些人物,没法听话地各就各位,配合解谜手法登场,因为他们还有别的任务。

演员们要去别的舞台赶场。

于是,创作就有了局限,比如,某个人物长得像反派,做事像反叛,言语像反派,但结尾告诉大家他是个好人……

就像哈利波特进魔法学院,以为斯内普是坏蛋,但真相并非如此一样……

可,操蛋的是,在大纲里,在全书故事框架里,那个人必须是个反派……于是,这种反转手法就没法用。

随着剧情展开,类似的限制会越来越多,留给我发挥的余地会越来越小。

这是个难点,也是挑战。

我准备好了本不充裕的脑细胞去应对这个挑战,来吧,向我开炮。

可喜可贺x

越写越偏了,总之,接下来一段剧情,有好几个难点需要攻克,卡的我头疼,所以这几天更新才越来越晚。

今天的稿子还没写,一上午写了个这,溜了,大家元旦安康。

<sript><sript>

<sript><s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