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装馒头的盘子放在一边,他重新打开文档,在上面敲下了‘毕业论文隐藏在尘埃中的地宫通道’
始皇陵,由于兵马俑的发现,这应该算是历史系一个最常见的论文课题了,也是最难写的一个论文题材。
毕竟,珠玉在前,无论是引申其历史意义、亦或是论数据的考古研究工作,所有你能想到有关它的一切,都已经被无数的历史系专家、学者们给写烂了。
历史系的学生们写有关始皇陵的论文时,几乎也都是在网上去抄这些专家的思路,反正这些思路基本都很统一,都是实实在在从兵马俑的研究中得出来的数据信息,我只是借鉴数据而已,谁能说我是抄的?
可唯独有一个题材,没哪个学生敢轻易去抄,那就是有关地宫。
毕竟这玩意儿它深埋在地底,为了保护文物,早在上世纪,政府就已经禁止挖掘,除了用一些现代的科技探测手段来大体复原概貌,其他的一切都只能靠专家学者们去想象。
因此这类论文,往往都带有专家学者们旗帜特点鲜明的个人认知,几种主要论点也都广为人知,那是学生们根本就无法抄袭的。
可林书航要写的,就是这个。
他很清楚的记得,他那位闻名全国的历史学导师,在不久前刚写过一篇有关‘始皇陵地宫入口通道’的论文。
在z国历史上,帝王墓穴的通道一般都是东南西北横贯的四条,可唯独始皇陵,即便借助了各种科学仪器来探测,也只找到了东西两条通道。
这通道到底是真存在,只是人们没有找到?还是说始皇陵不同于别的帝王墓,当真只有两条通道?
在那些研究始皇陵的专家学者中,这一直都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
而他那位导师在带着专业团队考察了大约两三年后,即便借助了最先进的仪器,也没有探测出南北通道来。
导师相信科学,于是前不久才写下了那篇在历史论坛上被广泛追捧的论文——论始皇陵地宫只有两条入口的真实性与必然性。
他先详细介绍了使用的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并说明整个专业团队花了足足两年时间,细细探查了骊山南北方向的每一寸土地,却仍旧是没有发现任何通道的存在。
而且,他是已经探查到了地下二十米左右,结果却只发现了夯实的土层,要知道,已经被发现的东西两条通道,距离地面也不过只有十米左右深而已。
所以,南北通道是并不存在的。
四条通道的帝王墓葬规则,主要是为了体现天子帝王通达四方、威德四海,这是在封建皇权的威严性形成之后,受传统思维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但始皇陵作为z国第一帝王墓,始皇作为z国第一位皇帝,这些规则还没有完善和建立起来是很正常的事儿,所以只使用了两条通道的规制,而所谓的南北两条始皇陵通道,不过只是人们的臆想罢了。
坦白说,这篇论文的立意是站得住脚的,两年的实地勘查、最精密的科学仪器,包括林书航那位导师本身在z国历史界的地位,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值得人信赖。
林书航曾经也对此深信不疑,但现在……
是的,游戏只是游戏,林书航并不相信它就是真实的历史,但却启发了他的想象。
导师只是探查到了地下二十米而已,如果南北通道是埋在三十米、甚至更深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