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阵已破,缝合尸伏诛,道观已再无威胁。
可想到曾经在地牢里见过的平民惨状,林书航还是让关羽麾下将整座道观都给点了,绝不给那宫崇留下再回来的机会。
同时,也是想取个巧。
宫崇既然已经逃走,眼下无又无任何线索,当真是无从找起,真要这样耗,那可不知得在这个场景里耗上多久了。
于是点燃道观,看看能否满足模拟器要求的‘解救荆州百姓于苦难’之说。
结果显而易见
四象道观火光冲天,所幸与周围的榆林之间有着一截空地,并不至于点燃森林。
只是这熊熊火光,又是盛夏,即便是众人隔着数百米外,也感觉有阵阵热浪不停的袭来。
没抓到宫崇,关羽和赵云都觉有些遗憾,此时只说道:“那宫崇既在道观中布置下如此厉害的阵法,必然是对此有所不舍,说不定还会回来,我可派人潜伏于附近等候,军师不若暂且先跟我们回新野,在新野先养着伤,等我们抓到了宫崇,给军师报了这大仇,再回益州也不迟。”
两人话音未落,旁边的诸葛亮已经笑了起来:“那宫崇是不会再回来了,别说回来,大概连看都不会来看一眼吧。”
关羽眉头微微一皱,他生性何等高傲,说话时,居然会被一个年轻人打断,若不是看军师的面子,立刻便要呵斥回去。
却不知军师是在何处认识此人的,是早就认识的旧友?还是刚刚认识的新人?
却见林书航眼中微微一亮:“孔明这话有何说法?”
这年头,只有相互关系十分亲近之人,才会用彼此的表字相称,否则一般都是直呼其名。
林书航知道这一点,但对这种语法并不是特别习惯,反倒是三国演义看多了,习惯性的就称孔明,当面喊诸葛亮总觉得拗口。
却让关羽和赵云小有误会,此时暗暗点头,连带着爱屋及乌,对本不怎么看重的诸葛亮,脸色也稍稍合缓:看来军师与此人的交情非同一般。
诸葛亮本也不是俗人,自不会在意林书航的称呼是否合乎礼仪,只笑着说道:“亮喜好钻研六甲遁术,昨日被困地牢中时无所事事,便以龟策占卜,恰得出一卦”
他‘天干地火’的术语说了一通,听得关赵二人头晕,连林书航这通晓六十四卦的所谓‘专家’也是听得一知半解,最后才解释道:“此妖道应该已经去了益州,藏于深山之中,具体的位置我现在无法细说,但既有大概的方位,此间去益州又只有一条路,加上他道观家大业大、人也够多,光是要搬运他炼制的那些魔尸,便不知需要多少辆大车,即便有意分散开,也照样明显因此只需沿途细心查探,以兄台的智慧,必可发现其蛛丝马迹。”
益州?那便是去了四川。
林书航心中有谱了,紧跟着脑瓜子也是一转,心生一策,冲诸葛亮拱手道:“多谢孔明告之,只是适才救命之恩,孔明可也莫要相忘。”
诸葛亮一怔:“兄台莫非想让我随行,替你一路追踪,抓那妖道去?”
林书航哈哈一笑,毫不客气:“适才孔明说我举一反三,我看举一反三的是孔明才对啊,古人常言有恩必报,孔明莫要推辞!”
“”诸葛亮一声长叹,哭笑不得的说道:“冤冤相报,你还得倒是挺快。”
稍作感慨,这才又笑了起来:“也好,这妖道确是罪大恶极,死不足惜,我最喜云游,惯看各地风土人情、见遍人生百态,便当去云游了。”
拉了诸葛亮上船,林书航心里顿时稳了一大截,冲关羽和赵云拱手道:“关将军,子龙,新野初胜,要防曹贼来犯,两位乃主公身边重将,不可远离,这便告辞吧,他日若有机会,我等尚可在益州相会。”
关羽皱了皱眉头,赵云则是说道:“军师若只是去益州,云自然恭送,可若说是去追捕妖道便看今日他这几尊缝合傀儡,也非寻常武者可匹敌,军师还有伤在身,怎能轻易以身涉险?不若暂且先回新野,待禀明主公,或可令云领精兵陪军师入蜀”
林书航想的本就是要离开刘备,真要这样,那可就离不开了。
再说了,诸葛亮现在就在身边,倘若引去刘备那里,这俩、如鱼得水的,那还走得脱?
而且现在的诸葛亮,看起来与五年后那个温文尔雅的卧龙先生可是大相径庭,几年的经历足以造就一个人,但若提前出山、改变人生轨迹,那也可能毁了一个人,林书航还是更愿意历史沿着原本的轨迹行走。
至于说私心私心也是有的,他是真喜欢这位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智者之一,甚至曾经崇拜过,如今能在千余年前与之相交,共赴四川、相互交流,那可也真算是人生快事了。
林书航想及此,忍不住大笑起来,突然拔出大横刀:“子龙若不放心,肯接我三刀,若劈不退你,我便听你的如何?”
赵云和关羽都是一怔。
虽说两人都看得出林军师气血不俗,应该是有不错的武艺在身,但说实话,要说与赵云较量,想把赵云逼退
那真不是瞧不起军师,实在是军师可能不太看得懂这中间的差距太大了,只有到了他们这样的层次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