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斯的野心,荀子看得明白,他也不好强求,毕竟,自己一个赵国人都到楚国任过职了,又干嘛要去操心自己的弟子是侍奉楚国还是秦国的问题呢?
最主要是秦国情况旁人不清楚,他自己心中门清,秦国有帝师柏氏一族,自己的帝王之术都得益于柏氏一族帝师启蒙,李斯再柏氏一族眼皮子地下能翻出多大风浪,更何况等将来秦国一统的时候,他也去秦国与柏氏一族合谋重新为人间划规矩一事。
而后荀子便欣然应允李斯请求,让其顺利出师。
李斯来到秦国的时候,秦庄襄王刚刚去世,此时3岁的嬴政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权力却掌握在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手中。李斯充分发挥了其“审时度势”的老鼠精神,他一到秦国,便以荀子门生的身份,“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
这一下就体现出身份所带来的巨大优势,若放在以前他以楚国小吏的身份求见吕不韦,别说要求舍人,就算见吕相一面,吕不韦都不一定拿正眼看他,可他现在仗着荀子门徒的身份,不仅轻而易举的见到当时风光无两的大秦宰相,还能侃侃而谈待价而沽!放在往日这是他想都不敢想得事情。当他体会到身份带来的便利,让他在心中愈发肯定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无比的正确,也更加坚定了内心里对权力的渴望!
吕不韦看着这个师出名门,自身又颇具才华的年轻人,对自己如此尊重,完全没有某些稍微有点名气的读书人便恃才傲物的特征,他的内心很高兴,便让李斯到秦始皇身边做了一名的侍从郎官。至于这其中吕不韦是否有让李斯这个“亲信”做监视的意思,李斯并不会在乎,在李斯看来这算是自己拿到通往秦国政坛的入场券了。
李斯到秦始皇身边后,他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自己该怎么站队呢?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来秦始皇对于吕不韦是非常不满的,只是限于实力不够,才暂且容忍吕不韦掌控朝政、当自己“后爹”之事。
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身负帝王之术,李斯又怎么能看不明白,秦皇与吕不韦之间早已势同水火,两人之间迟早会有一场恶战,秦皇嬴政绝非那种甘愿做傀儡的帝王,而作为吕不韦亲信他又该何去何从,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自己在将来的清算中活下来……
李斯如履薄冰,他一方面交好吕不韦,另一方面又讨好秦王政,这种两头吃的做法让他的升迁之路步步都是危机。但李斯不怕,他知道吕不韦和秦王政会重用自己,是因为自己真的有才华!只要他不对一方做出太过分的事情,他都可以用自己的功劳来抵过。
b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