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一十五章当选院士(2 / 2)

这一些老一辈科学家,不讲回报、不求名利,只为了华夏崛起,不再受外国人欺负,他们一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甚至有存款还都捐出去,他们是真正的做好事不求名利。

一个个院士抵达会场,数学领域除了燕大一系,其他都会和刘一辰过来交流几下,然后再看向燕大数学系院士都不免幸灾乐祸,当年燕大的一个昏招,直接将占据统治地位的数学系,给瓦解了。

对于这个局面,其他数学院士是乐见其成的。

而且‘华夏九龙大学’的建立,使得华夏高等院校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虽然‘华夏九龙大学’还在建设中,但是‘鲶鱼效应’已经在发挥作用了,燕大、水木都有人辞职加盟‘华夏九龙大学’,燕大、水木再难像之前那样店大欺主,而是感受到危机的降临,开始加大了师资队伍的建立以及待遇。

对于这些院士而言,这是好事,不仅仅他们多了一个可选项,他们的弟子也多了一个去处。

燕大不是没有尝试阻拦刘一辰当选为院士,可惜上面的意志根本不会因为燕大一系的不甘心而有所动摇,知道内幕的人都知道,刘一辰当选院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在前面两轮评选,就不断地有消息放出,一些人就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刘一辰太年轻了,虽然作出不俗的成绩,但是同样有很多老专家一辈子勤勤勉勉,排队已经排了很久,再不当选院士以后就没机会了,刘一辰应该将机会让给这些老专家。

但是支持的却更多,认为有志不在年高,达者为先,既然刘一辰已经是作出成绩了,就应该当选,能者上这是世界公认的准则。

谁在后面兴风作浪,但凡知道一些内幕的,心中都有数。只是很可惜,在大势面前,燕大一系根本就显得螳臂当车,不堪一击。

周围的候选人,看到刘一辰和一个个院士相谈甚欢,表情不卑不吭,纷纷都羡慕地看着刘一辰。

每两年增选一次的华夏科学院院士,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个,而候选人数以千计的,要竞争这不超过60个名额,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每一个走到这个地步的候选人,一个个都有过硬的成绩,在业内也属于权威专家,但是他们中大部分都会落选。

可是现在,年仅23岁的刘一辰,却已经手握一个名额。

而这也意味着,名额少了一个,而竞争自然会更激烈不少。

刘一辰看着候选人中,年龄超过60岁的居多,甚至还有超过70岁的,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其实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必要去参选院士了,因为当选院士,在科研上也做不出什么像样的成果了,只会增加一些待遇以及名声而已。

他也不由得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他有些明白了,为何这些年不断在提倡着院士年轻化,让有能力的年轻人当选院士,而不是作出成绩后苦苦熬资历,到了五六十岁再当选院士。

刘一辰觉得,在这一方面上其实华夏更应该学习西方,在西方只要你能力足够出色,那么当选院士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就不会熬到五十岁、六十岁甚至是七十岁。

刘一辰到一边沙发上坐着,从包里拿出书来看,正是一本数学书,也是教材。到目前为止,刘一辰已经提出了二百多条意见,要么是存在错误漏洞的,要么就是不严谨的地方。

还有一些,则是已经被证明的猜想,就应该更新为定理,而不是照样还介绍为猜想。

看着刘一辰旁若无人的看书,不知道多少人心中羡慕得紧。

而此时会场内,开始增选院士议程,哪怕是经过前面的筛选,如今的候选人依旧很多,而此次要从筛选过后的候选人名单中选出最后的增选院士名单,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可以说每一个院士名额争夺都非常激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院士增选大会也不例外,毕竟这些候选人本身就和院士有着渊源,自己单位多一位院士,代表着经费也多一些,实力也会强一些,在业界的地位也会上升。

每个学部,按照已经确定的名额进行选举,燕大数学系本想再搞点当作,只要让刘一辰不获得三分之二的选票,那么就会落选。可是一开始,华夏科学院院长就传达了领导的建议,直接一锤定音。

结果就是,数学物理学部,第一个名额刘一辰直接锁定。

其他学部,也都激烈的进行着,每个学部的名额都很有限,都差不多9个名额,也是刘一辰没有去化学学部或者信息技术科学部,不然的话那里的竞争还会更加激烈。

随着一个个名额锁定,院士增选愈加的激烈,比如原本100个人竞争9个名额,随着一个名额锁定就变成99个人竞争8个名额......

甚至有些院士都会生气的忍不住拍桌子,在大会上各种咆哮着。毕竟在这般激烈竞争中,谁都想自己人当选院士。而错过这一次,也许下一次就更加当选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