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三十二章自己的路(2 / 2)

“您觉得,在之前华夏为什么出不了大数学家?”访谈逐渐深入后,水均益提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是多方面了。”刘一辰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华夏的学生一般来讲看不到数学最精华的地方,而只不过将题目做好,他们就很高兴,将题目做好,考好试就觉得很高兴了。但是数学的真谛不是做题目,要自己能够发挥出一些好的方向、好的题目,自己有能力去做,同时要走出一条自己走出来的路。”

“还有一点,华夏的学生太辛苦了,高考是一座独木桥,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人生的独木桥,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学校、家长不断地对孩子施加压力,一切目的都围绕着高考,高考考高分然后读一个好大学,使得学生在小学、中学都没有时间玩,到了大学就彻底放开了玩,不想学了。”刘一辰叹了口气。

“我们中小学的竞赛,履创佳绩,我们一直赢,这说明我们华夏人并不笨,可是为什么到了大学,就一下子不如人家了呢?这是一个大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学校的因素,有家庭教育的因素,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当然我们华夏的高校,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刘一辰说道:“教育制度的改革从未间断过,我们其实有很多人都知道问题所在,也都在尝试着去探索、改变,改革之路从未停步不前,只是到现在我们还未探索一条最适合我们的路。”

“那您觉得,欧美的教育制度值得我们学习么,有现成的例子,我们完全可以原本照搬不就解决了么?”水均益问道。

“欧美的教育制度是植根于他们特有的文化,欧美的教育制度是真正的精英教育,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在精英身上,富人的孩子以及有足够强天赋的学生才能享受优势教育。至于普通人、白领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都只能上很一般的大学,甚至是职业学校。”刘一辰摇了摇头:“而我们华夏也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至今已经一千四五百年时间了,这么长时间始终为平民留下一条上升通道,让普通人能够通过读书从而往上迁跃。”

“如果我们华夏也搞精英教育,那么绝大多数人是上不起大学的,命运就固定在那里,很难真正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我们华夏,如果有人胆敢这么做,那么我想埋藏于每一个华夏人骨子里的‘王侯宁有种乎’的基因会爆发起来的,会有人学习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宁有种乎’!”刘一辰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从二千多年前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宁有种乎’之后,华夏就认识到平民的力量,想要实行精英教育、断绝大多数人的道路,无疑是自我毁灭。”

“所以说,欧美的教育制度一些优秀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但是绝对是没办法按部就班,生硬的套进来。”刘一辰说道。

探讨了这个问题后,水均益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一名数学家,您是怎么看待奥数的?”

“奥数找的是刁难的问题,很多重要的问题他不理,所以考奥数可以考到第一,不见得他数学能够成长。”刘一辰说道。

“那是不是说,奥数本身的设置不合理?”水均益好奇地问道。

“奥数他要考的就是数学里面很小的部分,奥数本身有小部分的题目是有意思的,但是不能够讲,因为你考了金奖,你就了不起得很。”刘一辰说道:“我本身也是参与过奥数竞赛的,我想对这个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能够获得奥数金奖,本身也说明有一定的数学天赋和比较扎实的数学知识,这样的人培养起来会比较容易。”

“不过我更认为,天赋和基础很重要,兴趣也同样重要。很多有数学天赋的人,往往成不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对数学没有兴趣。”刘一辰说道:“所以我在我们华夏创办九龙大学,有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学科,鼓励他们去挖掘自己的兴趣,有兴趣就会乐于去学习,而不是被逼着,被逼着学习的人,在学术这条路始终是走不远的。”

“说实在的,在当前高考阶段选择专业,考生选择专业都是很盲目的,或是亲人朋友觉得什么好,或是听说某个专业好就业,而没有去思考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就稀里糊涂地填写专业了。”刘一辰说道。

“您认为,九龙大学会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和菲尔兹奖得主么?”水均益问道。

“是的,我对此是很有信心的,我们华夏人并不笨,相反我们很聪明,只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天才得以成长起来,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刘一辰给予肯定的答复:“当然,我想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任何研究从来不是奔着奖项去的,奖项只是做出成果后附带的,只算算是锦上添花,如果是奔着奖项去搞研究,这是本末倒置的。”

这也是刘一辰对于华夏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个很反感的地方,就是充斥着非常强的功利性,使得整个学术圈变得很浮躁,论文大水漫灌、造假、抄袭等层出不穷,结果百分之一的论文都不一定有价值。

同样的道理就是新能源汽车,因为九龙时代的崛起,使得世界的新能源汽车概念大火,结果就是很多人涌入新能源汽车,不是好好地去做汽车,而是去拿补贴,通过拿补贴赚钱,这种简直是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