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则是呆愣当场,真让王奇去找总编汇报了那还有他的好?
在王奇这里,他敢仗着资历老倚老卖老,在总编面前再这样,那无异于找死。
总编在天启还是个小破网站的时候就是建站的元老之一,是一步步把天启发展到现在的最大功臣,公司里除了那个基本不怎么露头的老板,就数总编最大。
郭安最为喜欢拿来炫耀的资历在总编面前可抖不起来。
他不仅没想到这事不是王奇自己起意,更没想到王奇居然把他说的话都记在本子上了。
还以“替他做汇报”的名义要把这小本本交给总编!
不能让王奇交,交了这份工作就没了,郭安也知道自己刚刚那番话要是再经王奇一番添油加醋会有多难听。
要知道天启现在虽然凉,但是因为许多编辑离职,剩下的那块小蛋糕能让现在所剩不多的编辑分下来人人都能吃个饱!
离开天启,他一个中年老油条,去哪再找一份待遇这么丰厚的工作?他可不是王奇,有人脉有能力。
所以刚刚还自信淡定觉得自己可以拿捏得住王奇的郭安现在差点给王奇跪下了,他苦苦哀求王奇不要去找总编,不要把他刚刚那些话汇报上去。
“可是……”王奇面有难色:“给一顾倾心换编辑这事是总编交代下来的,我要是没办好……”
“换换换,我这就去和小李交接,这种小事就不用麻烦总编了。”郭安立刻点头放人,全无刚刚的气势。
王奇却兀自还握着门柄,皱着眉头面有难色的说:“可是你这意见很有道理,我觉得有必要跟总编提一提啊,毕竟这事确实不合规矩。”
“主编……”郭安半边身子抵住门,脸上带着谄笑道:“那都是我胡咧咧的,您别当真,把我这胡话传给总编不是让他多想吗?”
“那好吧。”王奇从善如流的收回了手,郭安终于松了口气。
只是……他看了看王奇手中的小本本,自己这把柄算是落在王奇手上了。
这狗东西,阴自己的时候还不忘拉个人见证。
郭安扫了眼李亢,牙齿恨得痒痒。
郭安在心里已经把王奇骂了成百上千遍,可面上却丝毫不敢显露不满,还只能点头哈腰的笑道:“谢主编,谢谢主编!”
“好了老郭。”王奇一摆手道:“去和小李把工作交接一下吧。”
“好好好。”郭安忙不迭的点头,光看他现在这样绝对想不到刚刚他是一副什么姿态在拿捏王奇。
结果一转眼,他的七寸就被王奇给钉住了,李亢看着这么一出反转惊的张大了嘴。
这才是手段啊。
主编这是以身给李亢上了一出精彩的职场教育课,能领会多少就看李亢自己的了。
王奇之所以能当上主编,而郭安只能是个老油条编辑,不是没有道理的。
光凭这一手,就合该王奇管着郭安。
两人出了办公室,郭安主动把李亢叫了过去,把手下的那本《单车》转到了李亢手下,顺便又多嘱咐了他一句:“小李子,之前那个事都是别人瞎说的,你可不要乱信乱传啊。”
已经是同事了,李亢无意树敌,虽说这敌似乎已经树上了,但是他还是憨笑着对郭安保证道:“郭老师,那些闲话,我是不信的。”
闻言郭安这才放心的点点头,现在一顾倾心肯定是飞了,再传出他和张丽的闲话,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郭安要及时止损,而这种事情李亢捏在手里远比宣扬出去效果要好,就像王奇一样,只是记在小本本上并不真的去告状反而让郭安老实了。
如果王奇真的去找总编告状,诚然郭安会倒大霉,可王奇自己也讨不得好,管不住自己手底下的人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引而不发的武器才最能震慑人,王奇刚刚给李亢上了一课,李亢怎么会不学以致用呢?
“不过年轻人啊,还是要谦逊一些的好。”忍了又忍,郭安还是说出了这句话,意味深长。
李亢笑笑:“郭老师,谢谢指点。”
他想找一下场子李亢并不介意,现在陈潇黎到自己手下了才是最让他在意的事情。
既然自己已经是陈潇黎的编辑了,李亢尝试着用工作QQ加了陈潇黎的联系方式,备注天启新编辑,果然那边很快就通过了申请。
启航:“您好,我是终点编辑启航,您以后由我负责。”
一顾倾心:“启航大大好,请多多关照。”
这句话之后,陈潇黎还加了一个俏皮眨眼的表情包,李亢看着那个表情包,就如同她本人在和李亢撒娇一样,让李亢心脏猛的一跳。
这句话之后,李亢不知道接下来再说什么了。
其实天启编辑和作者的交流真的不多,主要是天启作为独霸网文界将近二十年的行业龙头,曾经手下作者如云,每个编辑要负责连载中的作者不下百人,加过好友的作者更是成百上千,哪有功夫多聊?
一人一句,编辑也得回复数百人,那还干不干别的活儿了?
所以天启的编辑,是以“高冷”闻名的。
有个说法是以前沙漠地区缺水严重的时候,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分别是出生、结婚和死亡的时候。
有作者曾经拿这个调侃天启的编辑,一本书的一生和编辑大大聊天的机会也是只有三次,分别是签约、上架和申请完结。
虽然这只是笑话,但是实际上如非必要,你敲编辑他们是没工夫回复你的,久而久之天启的作者和编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就这样形成了习惯。
所以李亢例行和陈潇黎打完招呼,就再也找不到和她聊天的话题了。
别的站编辑对作者的例行指导在他们之间显得很没必要,且以李亢的水平,指导陈潇黎只是个笑话。
无所事事之下,李亢就去只能去刨书库了。
之所以用刨字儿,那是有原因的。
数年前天启大火的时候,每日新书编辑看都看不完,那时候找新书颇有一些淘宝的意思在里面,遇到合眼缘的,编辑就签了。
然而现在,书库里新书就那么些,多数还是“文学爱好者”来天启为了情怀写书,质量实在是有些难以评价,而且“文学爱好者”们更新不稳定,能坚持多久也很难说,大多数写个几万字就放弃了。
想从漫天书堆里面挑出一本好的真的得用刨字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