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百零九节 换俘(2)(1 / 2)

“奉汉天子命,云中郡郡守魏尚,敬拜阁下……”魏尚微微的颔首,然后上前说道:“当户,我等这就开始换俘吧……”

魏尚实在是无法继续等下去了。,

兰陀辛对此倒是无所谓。

他点点头,道:“正当如此!”

于是微微挥手,身后的匈奴骑兵开始让开一条道路。

一个又一个披头散发,步履蹒跚的汉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前方。

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是三十几岁甚至四十岁。

他们被掳去草原,在匈奴人的皮鞭下过着悲惨的生活。

当年,与他们一起被掳走的同乡、邻居,现在几乎已经所剩无几。

即使是他们,也是被几经转卖过许多次。

假如不是马邑之战,汉军获胜。

假如不是汉匈两国谈判,涉及到了归还他们的问题。

此刻,其实他们已经是死人了。

在匈奴,在草原上。

奴隶一旦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说没有过去那么能干了。

那他们的主人,肯定会想办法变现和保值。

怎么变现?怎么保值?

答案当然是卖给萨满祭司们。

萨满祭司们会将这些买到手的奴隶,全部制成各种法器以及冥器。

然后,将它们再转卖给那些需要的贵族。

或者自用。

但,马邑之战的胜利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

袁处就记得,在两个月前,他与几个匈奴掳来的奴隶被匈奴人用皮鞭驱赶着,进入了一个阴森恐怖的帐篷中。

帐篷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皮和人骨制品。

一个老的连脸上的皱纹都连在一起的老萨满,拿着骨刀和骨针在他们的身上比划来比划去。

当时,袁处吓得浑身哆嗦。

紧张中,他喊出了一句已经被他遗忘了许久,似乎只存留在记忆里的话:“大丈夫可杀不可辱!”

本来,他已经准备好被那个萨满开膛破肚,抽筋拔骨了。

但……

袁处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恐怖的老萨满在听到了他的话后,手里一抖,骨刀都没有拿稳掉在了地上。

“汉朝人?”老萨满眯起眼睛,巍颤颤的拾起骨刀问道。

在得到袁处点头后。

这个老萨满说了一句让袁处到现在都依旧在心里翻滚的话语。

“汉朝人,是有神明眷顾的人,不该成为法器,将他带去单于庭,送给单于……”

就这样,袁处被人押着,越过了一千多里的草原,来到了匈奴单于庭。

之中那里,他见到了许多跟他一样的同胞。

这些人与他一般,都已经被匈奴人折磨的奄奄一息。

许多人甚至连汉话都已经不会说了。

即使是还能说的,也都有些生疏。

草原上将近二十年的被奴役和压迫的生活,摧毁了他们的一切。

包括人格、自尊、勇气和自豪。

几乎没有人敢抬头看人。

但是,在匈奴的单于庭。

那些往日动不动就会一鞭子抽下来,甚至肆无忌惮的鞭笞奴隶的贵族和牧民,却没有来欺侮,羞辱更别说鞭笞袁处了。

这让袁处很奇怪。

在他的记忆里,残暴的匈奴贵族,只要在某地见到被俘的汉朝奴隶,都会喜欢上来抽一鞭子,以此显示和彰显自己的强大,同时折辱被俘的汉朝百姓。

匈奴人不仅仅没有再折磨和羞辱他。

袁处甚至发现,他的待遇也发生了变化。

匈奴人给他提供了一间干净的帐篷居住。

虽然是十人一帐,但比起过去要露宿在帐外,给主人看守羊群好多了。

不仅如此,匈奴人还提供了包括奶酪在内的食物。

甚至,有时候还会给一些骨头。

这样的奇怪变化,自然让袁处无比惊讶。

直到有一天,袁处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骑着羊在单于庭内嬉戏的匈奴孩子。

在以往,敢冲撞主人子嗣的奴隶,不被打死,也要被折磨死。

但,那一次,匈奴人在发现了他的身份后,却出奇的没有那么做,反而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汉朝人,你是幸运的!”

从哪个时候起,袁处就知道了。

肯定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剧变。

让匈奴人改变了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所属族群的看法。

终于,在某天,袁处私底下听到了几个匈奴人的议论。

于是,他知道了这一切的始末和来源。

他二十年前的祖国,现在强大了起来了!

一次马邑之战,全歼了匈奴入侵主力,甚至连右贤王和折兰王都覆灭在了自己的祖国手里。

大汉天子狭大胜之威,与匈奴达成了协议。

他在被掳和被折磨了二十年后,将回到那个在记忆里几乎有些模糊的家乡。

从那一天开始,袁处每天晚上,都辗转难眠。

他天天晚上都会回忆起家乡的山水,想起父母的音容,回忆起少时一起游玩的同伴。

他会想起自己家里的兄弟姐妹,想起少年时爱慕过的小娘,也会想起那个永留在心底的噩梦,那些毁灭了他的家乡和他的一切的匈奴人。

此时此刻,袁处站在人群里,跟着左右前后的同伴一起向前走。

远方,一面黑龙旗高高飘扬。

汉军列阵严谨。

一阵阵鼓乐之声,忽地奏响,婉转低沉的和唱声同时而起。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听着记忆里熟悉的鼓乐筝鸣,看着眼前熟悉的山河家国,再望着远方可能的家乡故土。

战俘们泪流满面,痛哭不已。

他们虽然大都不懂对面的汉军奏响着乐章与诗篇之意。

但音乐,是不需要文字,就能直抵人民心灵的。

低沉的乐声和婉转的吟诉,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了心底最柔软的那些部分,那些曾经淡忘的乡音故土。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兰陀辛听着这些乐声,这些吟唱的婉转之音,他的心里面就莫名的暴躁了起来。

马邑之战后,兰陀辛认识到了,必须向汉朝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他现在已经在恶补汉朝的文化和历史。

虽然,像《诗经》这样的高深内容,他暂时还没有能够涉猎到。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能听懂和理解其中的一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