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2 / 2)

城卫军团甚至一下阵亡了两位师团长,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

随着江陵之战告一段落,战役走向一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攻下江陵之后,并不代表孙刘联军就一定能获胜。一则坚守夷陵的,还有十几万大军,城内粮草物资也算充足。

因为夷陵正是曹操大军的粮草中转站。从北方以及荆州郡各地运往江陵城的粮草,都要经过夷陵。

夷陵的粮草储备虽然比不上江陵,支持大军十天半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相反,倒是作为胜利者的周瑜大军,有些粮草不济。乌林运往大营的粮草,被赵四虎的城卫师团劫了不说。就是囤积在江陵的粮草,大军撤离时,也被曹操下令,烧了个一干二净。

事情就是如此尴尬,作为胜利者,却面临饿肚子的局面。

无奈之下,周瑜只能安排大军,紧急到各地、各村落征集粮草。饿急了眼的大军,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想也知道会发生什么。

自江陵到夷陵一带成百上千的村落,都在大军铁蹄之下呻吟。

反正荆州是刘表治下,无论是之前的曹操,还是现在的周瑜,都没有任何怜惜之意。为将者,喂饱他们手下的军士,才是当务之急。

否则的话,谁去替他们拼命。

乱世之中,又有谁会真正去怜惜普通百姓。

倒是此前一直不怎么成功的刘备,对百姓非常照顾。也正是如此不同寻常的举动,为刘备闯下诺大的名声。

可怜的荆州百姓,秋收时被刘表征收了一道粮草。曹操来了,又搜刮了一道,连口粮都交了出来。

现在周瑜大军又来,将百姓家中的一点救济粮都搜刮干净了。

这个冬天对荆州百姓而言,注定要比往年更加寒冷。等待他们的,要么是被冻死,要么就是被饿死。

不想饿死的,只能上山挖草根,啃树皮了。

寒冬时节,怕是连草根树皮都成了一种奢侈品。大军过处,留下的是一群群逃荒的难民。一路之上,不知又要上演多少人间惨剧。

卖儿卖女,择人而噬,都不是传闻,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

粮草不济,周瑜大军想要轻易攻下夷陵,绝非易事。除此之外,对孙刘阵营而言,盘踞在赤壁的山海城舰队,始终是一个隐患。

孙刘联军随着刘备的狼狈逃离,只剩下江东一方。而江东水师,在山海城舰队连番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不除此隐患,就很难赢下此次战役。

正是成也山海城舰队,败也山海城舰队。如果欧阳朔在江陵城,彩云之南想搞出那样的动作,几乎就不可能。

只能说,欧阳朔为了自己的私心,给江陵埋下了一颗雷。现在,也该到了山海城舰队还债的时候了。

龙首号,作战室。

“你们说说,我们该如何行事?”

理清江陵战况,欧阳朔将问题抛给郑和跟贾诩。

当然,主要还是贾诩。

郑和只是水师都督,在这种影响战争全局的谋略上,还需要借助贾诩这位顶级谋士的出谋划策。

再怎么说,贾诩也是“本土人”嘛。

欧阳朔当时决定带上贾诩,真是再正确不过了。

“先生请!”

郑和也是爽快,直接将皮球踢给了贾诩。

贾诩见了,心中苦笑,到底还是义不容辞,沉吟一下,慢慢说道:“夷陵之围,仅凭远洋舰队,怕是难以解除。为今之计,只有另辟蹊径。”

一上来,贾诩就否决了驰援夷陵的决定。

对此,欧阳朔并不意味。山海城水师的强项是水战,在守城战中,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真要驰援夷陵,那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这段时间的相处,欧阳朔也大致摸透贾诩的用计风格。此人用计,看似天马行空,犹如羚羊挂角,实则有迹可循。

贾诩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擅长将己方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无论是斩首行动,还是火烧刘备大军,都是此种思路的体现。

至于说优秀的大局观,广阔的战略视野,毒辣的眼光以及对敌人入木三分的体察,那都是顶级谋士必备的技能。

无论是贾诩,还是已经死去的郭嘉,都是如此。

除此之外,贾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理智,非同一般的理智。他的出发点是赢得胜利,至于胜利的过程和代价,是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的。

正是如此,才会被外界误解为“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