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百三十五章 河北禁军不堪战(1 / 2)

水浒真说 苔上老菌 3698 字 2022-09-08

四月将近之时,伐辽大军终于是到达了宋辽边境。

在此之前,童贯就已经命宣抚司向辽国境内张贴榜文。

榜文上写着:

幽燕一方本为吾境,一旦陷没几二百年。

比(同彼)者汉蕃离心,内外变乱,旧主未灭(天祚帝还没有死),新君纂攘。

哀此良民重罹涂炭,当司(宣抚使司)遵奉睿旨,统率重兵,巳次近边。

奉辞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

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

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

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

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军兵百姓,虽未命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

惟在勉力,同心背虏,归汉永保安荣之乐,契丹诸蕃归顺亦与汉人一等。

已戒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

应契丹自来一切横敛悉皆除去。

虽大兵入界,凡所须粮草及车牛脚价并不令燕人出备,仍免二年税赋。

一篇榜文写的洋洋洒洒。

童贯妄图凭这一篇榜文,十万大军在边境一停。

辽国人便会纷纷投降。

可他等了许久都没有任何消息。

其实辽国人早就看到了童贯发出来的榜文,但几乎所有人都对榜文的内容嗤之以鼻。

北地汉民与契丹人、奚人、渤海人杂居两百余年,民族融合十分频繁。

辽国皇室也早就对契丹人和汉人分而治之。

没有将契丹人的习惯强加在汉人身上。

反而自己十分积极的学习汉人的文化。

还有部分辽国贵族改汉姓,称汉名。

两边慢慢的融合,直到辽国末年,除了部分特别注重契丹血统和习俗的贵族,其他各民族早就不分彼此了。

榜文上还说幽燕之地本是宋朝所有。

辽国人可不同意。

宋朝从未占据燕云十六州。

这么说无非是觉得自己才是中原王朝正统。

辽国也觉得自己是正统。

辽太宗耶律德光甚至是在东京汴梁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的。

童贯这榜文过于理想,根本就无人理睬。

赵良嗣为了自己的官位,常年给童贯和赵佶灌输辽国汉民有多心向大宋。

其实都是忽悠人的。

为的只是让宋徽宗高兴,给他封官进爵而已。

可笑的是这两个宋王朝最高权力的掌控者竟然轻易的信了。

童贯尚未在意,还以为是时候未到,榜文的内容需要一段时间发酵。

他先去雄州军营视察河北禁军的装备情况。

刘延庆和辛兴宗这两个童贯的心腹也跟随而去。

三人只领着数十个护卫,一路来到了雄州军营。

到达军营之外的时候,三人却吃了一大惊。

军营的辕门十分破旧,木头受潮发霉,旗帜又脏又破,不知道有多久无人修整。

下面的土地也是坑坑洼洼。

昨天刚刚下过一场春雨,满地都是小水坑。

连个落脚的地方都不好找。

门前没有一个军士值守,往里面看去,也只有两个老军正靠在柱子旁边晒太阳。

童贯面色一沉:“这就是雄州大营?”

辛兴宗连忙问旁边的军士:“这是雄州大营吗?你不会带错路了吧?”

那人连忙道:“我问了州衙的公人,他们说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是,应该没错吧1

童贯吐了口气,心中有了些不好的感觉。

他早就听说河北禁军不堪战,武备废弛,不事训练。

原以为禁军毕竟是精锐,再烂也应该有个底子。

没想到竟然这么烂的这么彻底。

“进去看看。”

众人驾马进去。

那两个老军看到了,赶紧跑来应承。

童贯几人身上穿的都是宋军的衣甲,而且品质极佳,一看就是高级军官。

这些老军年纪虽大,也没有老眼昏花。

知道童贯一行身份肯定不一般,得赶紧招待。

“几位相公从哪来啊?咱这里可没什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