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百五十一章 赐死童贯(1 / 2)

水浒真说 苔上老菌 3988 字 2022-09-19

张克公的府邸,李纲坐在众人中间。

大家原本还没把这个地位低微的太常寺少卿放在心上,如今一看,这李纲确实有些本事。

他利用信息差,先是在太子赵桓面前尽力的贬低金国。

让赵桓觉得金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而支持他主战的决心。

随后利用赵佶畏战的心理,在骆驼身上再添一把稻草,将赵佶的心理防线彻底压垮。

让他为了保命而选择推卸责任,弃城逃跑。

朝堂上的几大奸臣,其权势全部来源于赵佶。

一但赵佶退位了,他们就失去了靠山。

朝中忠臣数十年都搬不倒的几大奸臣,一夜之间就有可能会灰飞烟灭。

众人认同了李纲能力,同时也认同了他的地位。

虽然李纲现在官职较低,但作为从龙之臣,赵桓登基之后,李纲定会一飞冲天。

金军逼近,传位进行的十分仓促。

当天晚上,赵佶刚刚下旨。

第二天,还蒙在鼓里的赵桓就被轿子抬进了宫里,经过一系列简化过的仪式,变成了大宋朝第九位皇帝。

于此同时,赵佶已经收拾好了东西,正准备带着他的亲信们逃到江南。

李纲的建议说的不错,蜀地确实安全,也有偏安一隅的资本。

但是四川终究不如江南发达。

赵佶享受惯了,让他去四川吃苦,他哪能受得了。

于是他决定不去四川,而去江南。

江南物产丰富,往日在东京享受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从江南运来的。

到了江南,路反而近了。

再加上有长江天险阻拦,江南也比东京安全的多。

赵桓刚一上台,确实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架势。

李邦彦等人正准备劝这个新君割地赔款,却被赵桓痛骂一顿:“尔等整日只知道赔款,我天朝上国连面子都不要了吗?”

张克公等人见赵桓果然支持抗金,于是个个欣喜。

朝堂上那些想要投靠新皇的骑墙派果然站到了主战派一方。

求和派的声音顿时被压了下去。

赵桓道:“若等金军渡河包围开封,一切就都晚了。

朕决议御敌于黄河以北,众臣意下如何?”

众人见这个新皇帝提出的方案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越是便纷纷支持。

求和派现在只能装死,在朝堂上低头当鸵鸟。

得了众臣的支持,年轻气盛的赵桓立刻起了念头:“此等危难之际,朕决定御驾亲征,谴御营步军指挥使何灌率兵两万坚守河津,内侍梁方平为监军,朕亲自到滑州督战。

一定要守住河津,将敌人挡在黄河以北。”

众臣一片山呼海啸的支持。

赵桓想的很简单,他以为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到前线督战,军士们一定会士气大振,将北方的侵略者赶回去。

但战争没有他想象的这么简单。

赵桓要离开东京,前往滑州。

东京不能没人。

于是他想到了之前从太原逃回来的童贯。

赵佶已经赦免了童贯的罪,虽未官复原职,却也恢复了他的兵权。

赵桓可悲的地方就在于,他想要革除弊病,最后发现自己手上能用的人都是弊病本身。

他要上前线督战,后方有资格,有能力担当东京留守的,却只有一个童贯。

赵桓只能下旨,命童贯为东京留守。

可是童贯面对这个重归权力中心的好机会,却罕见的放弃了。

他早就见识过了金军的厉害,所以根本就没有和金军对战的勇气。

现在他只想着赶紧逃走。

赵桓刚刚登基一天,朝会一散,赵佶就找到了儿子赵桓。

让他好好守卫东京,当好皇帝。

而赵佶自己马上就要逃跑了。

当时,东京城南门大开。

护城河上架设了十数座浮桥,供赵佶一行通过。

赵佶毕竟是太上皇。

随行的护卫兵马,达官贵胄,还有共同逃难的普通百姓,人数高达数万。

众人神色仓皇,脚步混乱,生怕赵佶逃走的时候会把自己丢下。

浮桥上哭爹喊娘,一片凄惨景象。

还有不少人直接被挤下了护城河。

童贯来的晚了一些,就被人给堵在了城里。

“滚开,还不赶紧把路让开1

人们只是回头看了看,接着就继续往前挤。

他眼见着前面如山如海的人群,不管怎么呼喊都没有用。

人们根本不会听他的。

童贯越想越气,他现在只想赶紧逃出东京,谁敢拦他,就是跟他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