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4章 离京(2 / 2)

出城往北,明显比往南人少。

差得最多的便是商队。

从北方来、往北方去的商队虽不是没有,却明显比南方要少一些。

猫儿似乎并没有多少离别之情,似乎除了她的庙子,她对任何地方也都没有眷恋之情,又似乎只是因为心情单纯,少不懂事,只知道道士往哪里走她就跟着往哪里走,并不留恋某一个地方,于是出城不久,她就又迈着欢快的小碎步,走到了前边去。

这里闻闻,那里嗅嗅。

只是偶尔停下脚步,扭头看一眼身后,也不知是在看后边的道士,还是看逐渐远去的长京。

走出没几里路,地势便往上走。

猫儿忽然停住了脚步,抬头望向一方。

宋游于是也停下,随她看去。

只见左前方的小山坡上有一处茅草亭子,不知何时建的,不知是用来歇凉的,还是用来给离京返京之人眺望长京用的,不知有多少诗词写于这里。然而此时亭子中却有两道熟悉的身影。

一人一身白衣,轻纱遮面,坐在石凳上,身后则站着一名侍女,都看向他的方向。

三花猫回头看了一眼宋游,便又迈着小碎步走上了通往小山坡与亭子的小路,很快到了亭子前,她停下脚步,仰头打量着两人。

宋游与枣红马随后来到。

“有礼了。”

“晚江有礼了。”亭子中的女子也站起身,款款施了一礼,“知晓道长今日离京,猜到道长要往北边走,特地来此等待,为道长践行。”

“多谢足下。”

“晚江没什么好赠予道长的,便请道长饮水酒一杯。”晚江姑娘说道,“为道长抚琴一曲,愿道长此行顺利。”

侍女笑着捧来了一杯黄酒。

宋游伸手接过,酒杯还温着。

坐着的女子已然开始抚琴。

琴声响起,出了亭子便弱了三分,在风中便已散掉,传不到山下路上去。

道人捧着酒杯,一饮而尽。

随即站着不动,聆听琴声。

恍然间有鸟鹤飞来,或是在山前飞舞,或是停在亭顶上,山下商旅行人见此情形,都大为惊异,纷纷驻足观看。

许久后,琴声渐消。

“那边似有些江湖人在徘徊。”晚江姑娘停下琴,看了眼远处,又看了眼枣红马背后、插在被袋里极其明显的长匣,“若道长觉得麻烦,晚江也可略施小计劝这些江湖人回去。”

“不必劳烦了。”

“那便祝道长一路顺风。”

“多谢足下相送之情,这一杯酒,这一曲琴,在下铭记于心。”宋游行礼说。

“只愿道长下次再回长京时,还能再见。”晚江姑娘说道,“也许那时的晚江已经是自由身了,届时再与道长谈山水风月。”

“回长京见不到也不要紧,道长自然是要回伏龙观的。”侍女笑着说道,“等我们报完恩,恢复自由,也学着道长游历天下,路过逸州,定要来灵泉县的阴阳山寻一寻道长,道长可莫要闭门不见啊。”

“愿还能在长京与两位再见,若是不能,十几年后,也必在观中恭候大驾。”宋游恭声说,“在下便告辞了。”

“道长慢走。”

“小猫儿也慢走。”侍女则低头看向地上歪头与她对视的三花猫,笑着摆了摆手,“小猫儿可莫要把我们忘了。”

“……”

三花猫盯着她不作声。

宋游转身出了亭子,拄杖往山下走去。

猫儿和枣红马也连忙跟上。

侍女转头与晚江姑娘对视一眼,也只笑嘻嘻说道:“北方的那些妖魔鬼怪要倒霉了。”

“乱世催生出的妖魔鬼怪,道行再高,也不过是一群蛮子,如此嚣张行事,倒霉本就是早晚的事。”白衣女子淡淡说道。

“可惜不能与他一起去,不然跟着过去看看戏也是极好的。”

“收琴,我们也回吧。”

“不在这再看看热闹了?”

“没什么好看的。”

“你是主人,你说了算……”

两人看了眼远处,道人已经走远了。

互相对视一眼,不知在想什么。

……

马蹄声得得。

山不算高,路却很陡,黄土路斜斜往上,坡度很大,看起来像是通往天空,若非山上有亭舍,还有一栋民房,任谁也不知它会通到多高。

风萧萧草瑟瑟,一派早春景象。

几个学童弯着腰走在路上,挎着书包,应是要去哪里的私塾族塾义塾上学的。

学童年少,不时嬉闹,哪怕这么陡的路上也要跑来跑去,欢声笑语,也不知他们是否知道,这也许会是他们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了。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人能记下这一刻。

过了这一天,无人可见这一天。

“喵!”

“是桃花。”

“喵……”

满山桃花开得早,开在房前屋后、山野之间,倒也为旅途添了些许情趣。

只是道人走着走着,身后不知不觉多了许多江湖人,转身往身后山下看去,还不断有江湖人赶来,或者骑着马,或是提着刀弓小跑而来,就如此刻天上的乌云一般越聚越多——在密谋了小半个冬天之后,游方的道人终于出城了,接到消息,长京的江湖人来了不少。

这些江湖人却不靠近,而是隔着一段距离,跟随着道人,目光瞄向枣红马背上油布包裹的匣子。

这个木匣子真是显眼。

宋游则抬头看了看天,挑了一处平坦之处,停下脚步,转身等他们。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