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臣(二十三)(1 / 2)

帝国再起 张维卿 2421 字 7个月前

橘子洲上的大会得到了湖广地方人士的广泛好评,永历弃国的噩耗在陈凯的慷慨陈词中也迅速消弭,很多湖广本地的士绅甚至产生了往战时内阁里塞人的念头,并且为此在私底下大肆串联。结果,他们中的不少人才发现,与会者竟然很有一些湖广天地会的人物,而陈凯恰恰就是天地会这个全国性质的抗清组织的总舵主。这样一来,大伙儿不就知道该找谁了吗!椙</p>

天地会这一组织,陈凯创立多年,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广东和江西这两个省,发展至今几乎每个县都有分社。这与他常年在广东任职,外加上当年曾远赴江西面见当地抗清领袖江西总督揭重熙,得到了揭重熙的支持,并且拉了一票江西读书人到潮州建立了最初的天地会组织有着极大地关系。</p>

除了这两个省以外,福建和浙江的情况也都不错。前者是郑氏集团的大本营,陈凯作为郑氏集团二当家的地位摆在那里,自不待提;而后者则更多的来自于陈凯与几社之间的交往,通过几社发展了大量原鲁监国朝的文官加入天地会组织,而这些人利用他们在浙江本地的影响力也促进了当地天地会的发展。</p>

等到了后来,陈凯在广东设立咨议局,进一步拉拢地方势力,天地会的发展更加迅猛了起来。广东的咨议局现在已经是天地会的一言堂了,若非不合体制,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在咨议局的会场里开天地会的会议!</p>

江西虽然刚刚收复,但是看情况也差不到哪去。另外,郭之奇也早已默认了天地会向广西发展的事实。福建那边儿据说也在等陈凯那个约期三年的“咨议局实践报告”,只等着陈凯宣布咨议局对广东的发展和抗清事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们便立刻向郑成功要求开设福建咨议局。而他们等待的那一天,也就是永历十四年,换言之就是明年。</p>

浙江那边儿想来到了明年也差不太多。相较之下,湖广则一直是个大问题,这个省份的天地会发展受到了长沙幕府非常大的影响,分社数目、覆盖率和会员人数方面都少得可怜。而且,还呈现出了极大的南北差异——在长沙幕府影响力极大的湖广南部府县,天地会很难站稳脚跟,更别说是发展壮大了;但是在北部的府县却截然不同,甚至还有一些会员潜伏到了满清的各级官府之中……</p>

但是等陈凯再度启程北上之际,却得到了一份关于原本只有两个会员的长沙府天地会分社近期有超过两百个预备会员入会要求的申请报告。对此,陈凯一口老血没吐出来。但是重新看向了橘子洲,他却立刻下达了任命那两个会员一个代理长沙府知府,而另一个则代理长沙府通判的命令,好好地推波助澜一波。</p>

湖广天地会将如何填补在长沙幕府逃离后各府县的势力真空,陈凯现在完全顾不上,他要尽可能快的拿下武汉,将战时内阁筹备会议开起来再说。椙</p>

推翻帝制的第一枪,必须在武汉打响!</p>

抵达长沙之初,陈凯就已经接到了王秀奇和林德忠的报告,二人的报告放在一起,便是清军已经全面退守到了武汉地区。</p>

说起来,武汉在这个时代还不是一座城市,就像是襄樊是由襄阳和樊城组成一般,武汉亦是由武昌府的府城和汉阳府的府城的并称加简称而已。至于汉口,这时候还远没有发展起来,仅仅是个汉阳府下辖汉阳县下辖的镇子而已,所以并没有武汉三镇的说法。</p>

在洪承畴的长沙幕府开始运作之后,湖广总督衙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转运粮草,军务,尤其是南部的军务全部移交给了西南经略衙门直接管理,而不是先行送到武昌再转去长沙。但是,他们更重要的工作,也是第一优先级的工作,便是在湖广西北部堵住夔东明军沿长江、汉江东进的通路。</p>

为此,胡全才在湖广西北部严防死守,把住各处防御要点不说,更是不断地修筑堡寨,唯恐被夔东明军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另外,他还在大量拉拢本地士绅进入各级官府任职,确实让夔东明军丧失了不少来自于地方士绅的支持,但也导致了湖广天地会得到了更好的渗透机会。</p>

但是,武汉地区位于湖广东北部的长江、汉江的交汇之处,清军将兵力缩回到了此间,那岂不就是意味着他们干脆放弃了对夔东明军的堵截?</p>

“林德忠已经与文督师取得了联系,夔东众将将会与你我二人会猎于武汉。”椙</p>

“鞑子是怕被我们各个击破。”</p>

“是的,鞑子在集中兵力。但这样一来,我们能够集中的兵力就更多了。”</p>

“也更繁杂了。”</p>

陈凯口中的夔东众将也成夔东十三家,乃是驻扎于川东、鄂西的那些受南明王朝节制的反清武装的统称。</p>

十三家一说,并非实际数字,主要指的是临国公李来亨、皖国公刘体纯、靖国公袁宗第、益国公郝永忠、荆国公王光兴、宁国公王友进、兴平侯党守素、桐城侯马腾云、宜都侯塔天宝、涪侯谭文、仁寿侯谭诣、新津侯谭弘、岐侯贺珍、渭源侯李复荣等藩镇,另外前前后后还有诸如胡明道、姚玉麟、呼九思、张显、白蛟龙等不知道多少支人马侧身其间。(注)</p>

诚如李定国所言,这些人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李来亨、刘体纯、袁宗第、郝永忠、党守素、马腾云、塔天宝、李复荣这些都正儿八经的大顺军余部;王友进是另一支已经逐渐星散的农民起义军集合——摇黄十三家的首领之一;而万县三谭则不光是同族兄弟,更都是在四川混战中幸存下来的少数旧川军的一部分;另外还有贺珍,最初是明军,后来降了闯军,再后来又降了清军,再再后来又在陕西举兵反清;相较之下,王光兴的履历就稍微简单了一些,但也只是稍微而已,其人最初是干流寇的,在崇祯年间接收招安,后来一度降清,未几便又反正,便一直干到了今天。</p>

这些人虽然并称为夔东十三家,但内里却是矛盾重重。比如从前干过流寇的王光兴就曾在崇祯朝协守襄阳,屡立战功。后来襄阳失守,他亦曾随荆西道徐启元多次死守郧阳,以拒大顺军。那段时期他主要的对手,互相之间多有血债的便是大顺军负责湖广方面军务的大将右营制将军绵侯袁宗第,也就是现在的大明靖国公袁宗第。椙</p>

大顺军的军制,级别最高的是权将军,全军只有刘宗敏、田见秀二人而已。下一层是制将军,亦不过五人,袁宗第就是其中之一。而刘体纯、郝永忠之流,此前都是袁宗第的部将。但是后来,袁宗第在大顺军败亡的过程中本部兵马损失过大,丧失了对右营诸部将的统辖,而刘体纯则凭借保住了手中的实力,反倒是后来居上。袁宗第心里有没有疙瘩,便不得而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