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4 袭爵重任 (二合一)(2 / 2)

但朱仪属於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既然问出来了,就肯定不是闲聊有没有人舞弊那麽简单。於是沈忆宸点了点头道:“确有此事,大公子的消息还真灵通。”

“向北,如果你想要牵扯出一桩震惊朝野的科举舞弊大案,并以此来维护所谓的公平正义,我劝你早点打消这个念头吧。”

“因为你要对抗的不是某一些官员,而是整个T系跟制度!”

这不是沈忆宸第一次听到劝说,但相b较杨鸿泽的劝诫,朱仪类似於警告的话语,带来的力度无疑不在一个档次。

“大宗伯让你来当说客的吗?”

“他是有这想法,可是否答应取决於我自己。”

朱仪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沈忆宸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闹大,将会T0Ng出多麽大的窟窿。明初太祖时期发生的“南北榜案”,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可换来的结果是为了公平吗?

不!南北两地士子存在着天然差距,按照绝对公平的原则,就应该凭藉成绩说话,而不是最後划分录取名额。

科举对於国家而言,除了取士求贤外,还是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场。为了保证南方士子跟北方士子之间政治地位的平衡,才有了最後的南北榜制度,从根本上来说追求的结果不是公平,而是稳定!

水至清则无鱼,历朝历代科举同样也是朝中政治势力的分配场,好b科举大省江西布政司,自古耕读传家文风鼎盛,久而久之朝中官员江西人士众多。

古代人际关系就是以乡族为枢纽,一旦某地域官员远超平均值,那麽很快就会形成滚雪球效应,越来越多的同族同乡官员就会进入朝中,从而彻底的结成党羽把持朝政。

好b明末党争中的什麽楚党、浙党,某种意义上最初并不是按照政治理念划分阵营,纯粹是地域站队。

朱仪拿“南北榜案”来举例,就是告诉沈忆宸考生在答卷上做记号,并不是单纯的徇私舞弊,还有着文官集团内部达成的政治妥协,维系着朝堂上势力平衡防止一家独大。

哪怕就是皇帝,其实也默许这种情况的存在,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

沈忆宸发现了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压制,却不能把整张桌子给掀了。这就是为什麽朱仪在与胡濙碰面後,应了下来当这个说客,身为兄长必须发出预警!

听懂了朱仪的弦外之音,沈忆宸有些愣神的站在原地,他确实没有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科场舞弊事件,背後原来牵扯了这麽多错综复杂的政治权力分配。

很多时候沈忆宸认为自己早已适应了这个浑浊的官场,甚至面对中枢这帮老狐狸,能斗个旗鼓相当再也不是当初的愣头青。

现在他隐约有些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大明官场的核心。或者说的更为直白通俗一点,自己还没有涉及到切权力蛋糕的层面!

“大公子,那你想让我怎麽做,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吗?”

“人有些时候必须得适应官场的游戏规则,甚至皇帝都不例外。”

朱仪淡淡的回了一句,他已经把话说的非常透彻了,揭开的後果就是另外一桩“南北榜案”,本质上依旧换汤不换药。亦或者更残忍一点,以目前新君的根基,他可能连揭开科举舞弊的机会,都不会给沈忆宸!

沉默,许久的沉默。

理智告诉沈忆宸,朱仪所言一切是真的,毕竟回想起来类似的一幕自己还经历过。

杨鸿泽跟贺平彦两人,何尝不是礼部尚书胡濙,以及吏部天官王直,推选出来的後辈力量,维系着下一代文官集团的内部平衡?

但在感X上,沈忆宸却很难说服自己同流合W。

“三千举子取中三百,评选出会元跟五经魁,靠着是十八房同考官阅卷高荐,从始至终身为会试总裁的决定权,仅仅局限於十八分试卷而已。”

“向北,默认前三甲的名额,成国公府愿捐献三万石米粮,助你赈济北方饥荒。”

见到沈忆宸久久没有回话,朱仪开出了会试前三甲的筹码,那便是一个名额,一万石米粮!

“这就是大宗伯标的价吗?”

沈忆宸面带嘲弄的回了一句,每当自己把朱仪想的简单正义的时候,他都会展现出复杂“邪恶”的一面。

可得到的答案,再次出乎了沈忆宸的意料,只见朱仪摇了摇头回道:“不,我给的。”

“你为何要替大宗伯做这些,仅因为岳父这层姻亲关系?”

“不仅仅是姻亲,更在於我需要藉助大宗伯的力量袭爵,让父亲大人看到成国公府这块牌匾,永远不会倒下!”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仪把手搭在廊桥的围栏上面,能看到手背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彰显着他内心情绪的波涛汹涌。

这一瞬间,沈忆宸算是彻底明白了,朱仪为何会找自己商议的原因。

身为传承家族重任的嫡长子,他不希望一生骄傲的父亲,晚年看到的却是家道中落的画面,最终在意志消沉中Si去。只有自己恢复成国公的爵位并且成功袭爵,再度撑起成国公府的这块牌匾,才能算尽到了为人子的孝道!

“三万石米粮加京师参与哄抬粮价的权贵名单,十八房高荐除五经魁以外的名额,我可以退步妥协。”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这是沈忆宸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话语,没想到这麽快就应验到自己身上。

朱仪说的没错,科举本身就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以自己目前的身份想要去掀桌子的话,得到的结果绝对不会是吏治清明,唯才取贤。

而是自己这个会试总裁,被T面的休假或者架空,除了在己巳科会试挂个名,再也参与不进任何阅卷评选过程。

“哄抬粮价的权贵名单就没必要了,几乎勳戚大臣任何一家田庄商铺,或多或少都参与了囤积,变相推涨了粮价。”

“至於五经魁名额不行,会元得拿出来。”

“大公子,你是知道我X格的,底线便是五经魁没得商量。”

沈忆宸语气开始强y起来,政治是门妥协艺术没错,但不意味着要无限退步。

五经魁身份唯才取贤,至少可以保证他们在身份背景劣势的情况下,接下来殿试过程中能得到天子的更多关注,从而越过文官集团的影响力,迂回路线为国求贤。

排名跳出五经魁外,殿试连坐进奉天殿前排的资格都没有,天子跟读卷官又怎会注意?

“好,我尽力而为。”

朱仪点了点头,他知道沈忆宸的秉X,骨子里面有着属於自己的坚持跟强y。

达成了与沈忆宸的妥协,朱仪想要转身离去的时候,想起来了一件事情,於是开口道:“向北,北方饥荒有囤积米粮,哄抬粮价的因素,本质上却在於米粮的严重不足。”

“哪怕你能做到抑制粮价,却无法凭空变出粮食,满足千千万饥肠辘辘的灾民。”

“此事你最好三思。”

“谢大公子告诫,此事我早已做出决断,不会退缩。”

面对沈以诚的坚持,朱仪没有继续劝说,仅仅留下一句:“如果日後赈灾遇到难处,可以找我帮忙,成国公府下属的田庄里面,应该还有一些余粮。”

“我会的,谢大公子。”

望着朱仪离去的背影,沈忆宸站在廊桥上久久没有迈动脚步返回自己的小院,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情绪。

朱仪找自己此番对话,与其说是为了示好胡濙获得袭爵助力,更像是身为兄长告诫愚蠢天真的弟弟。

官场,确实容不下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自己出镇地方的时间太长,与军中将士打交道太多,太久没在京师玩这官场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