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0章 下次一定(2 / 2)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p>

反过来,君以国士待之,必以国士报之!</p>

在司马光眼中,现在的一切,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天子在暗示他。</p>

朕待公如周公。</p>

卿不负朕,朕不负卿!</p>

赵煦站起身来,道:“司马公请起。”</p>

他真诚无比的看着这个老臣,他上上辈子最痛恨的人。</p>

一个在他眼中,毁掉了他父皇十九年努力和辛苦的老臣。</p>

一个应该被鞭尸,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老臣。</p>

一个曾在他少年时,带给他无数梦魇,让他无数次午夜惊醒,浑身湿透的老臣。</p>

现在,司马光却在他面前,无比忠诚。</p>

司马光甚至都不知道,他之所以被孤立,被排挤,被打压,都是赵煦的手笔。</p>

等他去世,他会被赵煦风光大葬,高度评价。</p>

然后再榨干、用干他的剩余价值。</p>

所以,赵煦的真诚是认真的。</p>

“司马公觉得,朕的学业如何?”赵煦问道。</p>

“陛下聪俊,自古无有!”司马光想了想,做出了认真的评价。</p>

赵煦‘谦虚’的笑了笑,道:“愿请公斧正,不吝批评!”</p>

司马光还要推辞——他不太想在这种事情上纠缠。</p>

时间不多了。</p>

他需要抓紧机会,向天子进言。</p>

但赵煦却真诚的看着他,再次说道:“愿请公斧正!”</p>

“朕身边的人,都不大愿指出朕在学业上的疏漏和弊病。”</p>

“朕能理解他们……”赵煦说着,就用着真诚的眼神,看向司马光。</p>

他才不想跟司马光谈国事呢!</p>

就算要谈,也会控制时间。</p>

赵煦很清楚的——司马光这个人,其实不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好人,一个在个人道德上,几乎没有瑕疵的人,一个正直的人。</p>

这是他在现代,看了无数资料后得出来的结论。</p>

但政治吊诡的地方就在这里了。</p>

这样的好人,在政治上,通常都会坏事。</p>

让这样的人,执政更是只会带来灾祸。</p>

因为这样的人,太理想化了,也太容易走极端了。</p>

而偏生,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是调和矛盾的手段。</p>

司马光面对赵煦的真诚,迅速溃败。</p>

他低下头去,拜道:“臣谨遵圣旨。”</p>

然后,他再次坐下来,拿着那些笔记和文字,仔细的看起来。</p>

而赵煦选的,自然都是切中他胃口的定制笔记。</p>

当然,赵煦也在这些笔记里,掺杂了一下无关痛痒,但肯定会让司马光感觉不舒服的文字。</p>

这就是司马光不得不咬钩了。</p>

于是,他一边看,一边认真的和赵煦讲解着,他文字里的问题和弊端。</p>

赵煦则一副认真听讲的好好学生模样。</p>

他甚至命人,当场记录司马光的指正,同时还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研究。</p>

时间就在这样的对答中,一点一滴过去。</p>

很快,便临近中午时分,太皇太后身边的大貂铛梁从政卡着点出现在了殿中。</p>

“大家,太皇太后、皇太后,请您到庆寿宫用膳。”</p>

赵煦听了,一副如梦初醒的样子:“竟到用午膳的时候了?”</p>

从早上卯时开始排班,卯时四刻正式传召大臣。</p>

元老们虽然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可韩绛、吕公著却在这集英殿中谈了差不多一个半时辰。</p>

留给司马光的时间,自然就剩下不到一个时辰了。</p>

“恍然若觉啊。”他起身看向司马光,道:“太母、母后相召,朕改日再和司马公请教学问。”</p>

司马光愣住了。</p>

他还没得及谈论国事,特别是指出章惇不可拜相的重要性呢。</p>

可看着天子的神色,他又不好说什么。</p>

毕竟,已经午时三刻了。</p>

是该用膳了!</p>

好在,司马光如今深受鼓舞,他相信,天子很快就会继续传召他的。</p>

毕竟,今日天子与他相谈甚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