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兵前先有礼使至(中)(1 / 2)

军中杨丰等将对段煨的怨气,是随着袁、曹出兵,雒阳内乱、久持无功等事情,慢慢积累起来的。

到了天子东迁,杨丰等河东系的军将,胸中的怨气算是积累到了顶点。

幸好关东消息在传到军中之前,段煨就已经决定进军,击破马腾了。

于是这场怨气,总算是通过击败马腾、收复长安的一场大胜仗,消弭在无形之中。

不过,这不代表杨丰等河东系的军将对段煨的诟病就消除了。

这一次,一听到段煨还想要向阎行建策“坚壁清野,匹敌击懒”的战术,沉默许久的杨丰终于就开口了。

而听了杨丰的话,段煨哪里不清楚他话中所指,老脸一红,却是抢在阎行发话之前开口。

“老朽岂是不知大局之人,可正是因为关东屡屡出了变故,这定夺关中的最后一战,我等才需要慎之又慎。咳咳,毕竟天子东迁,对民心、军心的影响也是有的。”

“所以,退敌之策,需得是万全之策。疲敌之策看似不顾大局,实际上才是真正兼顾大局的求全之策!”

杨丰面色冷峻,想要出言反驳,阎行却是伸手止住了他。

“此战,来时我也与叔升、子起等人商谈过,诸将各言利害,久之不决,我自当内断于心耳!”

既然阎行都这么说了,杨丰虽然还有话没有说完,但却也不好再在这个时候说了,他旋即沉默下来,而段煨在见到阎行表态之后,也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

在谈论了另外几桩其他军务之后,段煨、杨丰就知趣地告辞了。

等到他们退下之后,阎行这才回到了大帐中自己的胡床上,随手将腰间的佩剑等物解了下来,一一放到了案几之上。

“将军,看来这段征西和杨偏将的分歧不小啊!”

裴绾胡须还没长成,但胆子却是不小,他轻笑着地将几卷军书堆到了案几上,然后一面拿起阎行佩剑放到帐中的兰锜上,一面笑着对阎行说道。

阎行闻言也含笑点了点头,却有些疲倦地眯上了眼睛,没有开口。

诸将或是“勇战派”,或是“慎战派”,各言利害,自然是分歧很大,而身为主帅,他才需要时时谨慎,做到不偏听、不偏信,在耐心听取各方意见后,斟酌考虑,根据情况,做出恰当准确的决策。

至于什么万全之策,那都是骗黄口小儿的,若有那么多万全之策,古往今来,那么多名将也就无需为此愁白了头了。

眼睛虽然假寐眯着,可阎行内心的心思却依然活络着。

其实内心深处,阎行是主张短时间内决战,以求尽快击败韩遂军的。

早在抵达甘陵营中不久,河东留守的严授就遣人将他信中谈到的那一车河东大枣给阎行送来了。

原本按照严授的量入为出,解除了关东危机之后,河东只供应西征大军一面的粮草,是可以支撑到年末的。

可是入秋之后,通晓观星天时之术的严授察觉到了今岁气候骤然突变的异常现象,他说星宿移位、天象有变,很大可能今岁寒冬会提前到来,来年甚至还会有灾荒,所以各郡必须减种宿麦、储备粮食、抽调民力、筑堰蓄流,以备荒年。

严授不好干涉关西兵事,所以在如常供应西征大军的粮草的同时,也千方百计地节流,以减少开支。

阎行一向要求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所以留守河东的严授也不等他吩咐,就将一车河东大枣送来了。

这是严授沉默无声的告诫,也是要阎行提前体验这种将大枣充当成口粮的生活,只要这样,才能够真正设身处地,做出恰当的决策。

想到这里,不由泛起几分苦笑的阎行突然睁开了眼睛。

转身又抱着文书返回的裴绾见到阎行睁开了眼睛,以为他披着铠甲坐着不舒服,询问阎行说道:

“将军,可要解甲先休憩一会?”

阎行摇了摇头,他待会还要再去军营巡视,看看跟随自己到来的歩骑人马是否已经安顿下来,同时也要巡视营盘的守备,慰问军中伤病的士卒,手中这几桩军务还没有处理,他怎么能够解甲休息呢。

他此时突然睁眼,却是要向帐中的贾诩、荀攸等谋臣问策的。

贾诩年纪大了,手中的动作也慢了下来,坐下席上察看案牍的样子慢腾腾的,但若是细心留意,却会发现他的眼睛依旧闪烁着明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