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三十五章 筹办扑卖大会(1 / 2)

收获颇丰!岳飞的大相国寺之行收获颇丰!

白银五百万两,黄金七十万两,各类珠宝玉器九万多件,其中皇家御赐的金玉佛像就有一千多尊,还有名人字画二千多幅。当张宪请岳飞李八少苏迈三人进地宫观瞧时,不要说岳飞苏迈,就连见识过无数珍宝的李八少都瞠目结舌。

随着护民军地盘的不断扩大,护民军也必须大量招兵买马了。这些都需要天量的钱财。更麻烦的则是流民,数百万流民涌入护民军控制的地盘,这些流民都需要安顿。如果安顿不好,这些流民可能会让护民军不战自乱。岳飞知道流民的厉害。岳效飞的记忆告诉他,强大的明帝国就毁在了流民手中。

北宋人口过一亿,而整个中原地带则是天下人口密集之处,人口至少有五千万。随着金兵两寇汴梁,陕北西路,河北西路,河东路,京东路,都出现了大量流民。这些流民流动到没遭兵灾的地方,因为饥饿而抢掠,把路过的地方洗劫一空,于是没遭兵灾的百姓也变成了流民。流民就像可怕的传染病,流窜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制造出更多的流民。

从护民军暗情司从各地收集的情报来看,一个寒冬,河北西路的流民至少饿毙了上百万人,太行山下尸骨累累,侥幸活下来的流民如今也是挣扎求活,为了挣得一口吃食,敢以血肉之躯硬抗宗翰的数十万中路军。如果不是这些饿急眼的流民大举出动,单凭牛皋傅选梁兴赵云王彦马扩的十几万军马,早被宗翰击溃了。

至于黄河以南,南阳邓州一带的流民潮也越来越壮观。不过这波流民潮多是向长江以南争渡,对应天府造不成太大威胁。但因为宗弼东路军的烧杀抢掠,京东西路也出现了数百万流民,再加上王俊之乱,如今至少有近千万流民都把目标对准了应天徐州曹州三地。虽然近期之内慑于护民军兵威,流民只敢徘徊在周边地带,但随着麦熟季节的到来,饿急眼的流民绝对会像蝗虫一般地席卷应天徐州。

更可怕的是,如今中原大半良田已经抛荒了。如果不能在麦收之后种上秋粮,也许下一个冬天到来时,中原数千万人口将会减少一半人。

其实在这个时空,中原的局势已经好了许多。要知道在原来的史书上,靖康三年的中原已经遍地流民,数千万流民自相攻伐,死伤枕籍。京东西路的流民甚至易子而食。但在这个时空,护民军首先保住了应天府,继而又保住了徐州和曹州陈州。护民军的强大军威不但震慑着不少野心家,也让四地之外的百姓安心不少。就像如今的京东西路,近百万流民军在张横的水师指挥下,正在攻城掠地,打得女真未来的镇国之臣完颜宗弼疲于奔命。

但是随着流民们储存的食粮吃尽,这些流民就会开始大规模的自相攻伐。史料记载,女真侵宋时,整个中原地带竟然只剩下87万户人家。为了避免历史上中原人口猛减十分之九的惨剧出现,岳飞和李八少早就开始准备了。

只不过这种准备需要大量的钱财,以前护民军没有余钱,如今找到了大相国寺这个超级冤大头,岳飞和李八少哪里还会留半点客气。

不过李八少却给岳飞提了个建议。黄金白银运走,珠宝玉器和名人字画则可以搞个扑买大会。

“鹏举,珠宝玉器饥不能食,寒不能穿,只适合做那些富商巨贾们的收藏物。我不是和你说过要举行一个大型的募捐活动吗?如今有了这大批的珠宝,咱们不用募捐了,咱们直接开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扑买大会。”

岳飞知道宋人的扑买,其实也就是后世的拍卖会。岳飞想了一下,顿时明白李八少的这个办法非常好。这么大量的珠宝如果全部投向市场,肯定会少卖不少钱。但是如果选出最顶尖的几千件进行拍卖,说不定会卖出更多的钱。

“依李老之言,扑买大会应该在哪里举行呢?”岳飞问道。

李八少用手一指脚下,哈哈大笑道,“就在这里。就在这个大相国寺。”李八少是在禅房里直接提出这个建议的,他没有避开智源智雷。虽然当着人家主人的面谈论如何拍卖人家的珠宝玉器,实在有点过分。但李八少却不是为了羞辱智源,他是真的想给智源一点补偿。“智源方丈,大相国寺每个月都有五天时间对外开放,小型的扑买大会也不知举办了多少。你们在举办扑买大会上肯定有经验。所以这个扑买大会就由方丈负责了。”

看到智源脸色抽搐,似乎要发飚,李八少连忙说道,“方丈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之所以提出要在大相国寺举办这个扑买大会,是要送给方丈一个天大的功德。你们修行之人,求的不就是个功德吗?我敢保证,此次扑买大会过后,智源方丈的大名在天下百姓心中,比岳飞还要响亮。”

智源眼睛一亮,终于明白了李八少的用意,当即笑道,“李施主不愧是商家出身,你这个算盘打得可真精。贫僧同意举办这个扑买大会了。不知这个扑买大会何时举办?”

李八少望着岳飞笑道,“这就要看鹏举何时能把完颜娄室逐回黄河北岸了。那些有钱人怕死的很,金兵压境的情况下,咱们就是把珠宝放到大相国寺任他们白拿,他们也不会冒这个险的。”

岳飞沉吟了一下,方才十分肯定地说道,“六月份到来之前,我军必击败完颜娄室。”

“既然如此,那就在六月十五日举行扑买大会吧。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好好准备一下。”李八少十分自信地说道,“智源方丈,咱们各自发动人脉,争取在两个月之内,把这个扑买大会搞得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