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顾虑,先生若是担心,可以给自己取一个笔名,到时候会说是朱氏书塾出的书,仅供内部教学使用,每隔几年一更新。”
“每个版本都是历史记录,是书塾变迁的一部分,待未来孩子们都长大了,再回头来看,先生必然能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这是教材,不是文学著作,就跟以前先生准备教学内容一样,现在不过是整理成书而已。这样做的目上的,不是沽名钓誉,抄老前辈们的书,而是将诸多圣人之言汇于一本书上,方便先生教学,也方便学生学习。只有先埋下了伏笔,未来这群孩子才会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先人圣贤,他们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若学有余地,先生再多推荐几本圣人之言,他们必定拜读一二。”
“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知识都塞到学生的脑子里,而是像盖房子一样,打一个基础,把地基打稳固了,再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在去地面以上的房子。如此,才能百花齐放,重现当年诸子百家风采。”
……
叶瑜然的一番话,说得先生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真的吗
真的有那么一天吗
叶瑜然说道:“我不知道我活的时候,能不能看到那一天,但我相信,只要我埋下这粒种子,总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
先生一愣,立马站起身来,重重朝叶瑜然行了一个礼。
除了与先生们交流,让他们帮忙整理教材,叶瑜然也参观了家里的书。
这个时代没有正儿八经的编书人,也就是作家,一般来说只有官家那边才会考虑编书的问题,成立了一个叫做“著作局”的地方。
时下的书主要来自于几个地方,一个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个是由著作局编撰的,一个是由有名望的士大夫或者名家编写。像民间读书人写的话本小说之类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也只有为了讨生活,不得已而为之的落魄书生会做。
因此,朱五淘回来的书坊里,基本上都是干活的工匠,还真没什么正儿八经的编书人。
之前书坊印的书,都是以前原本就有的书,而且种类不多,印了一部分放到朱家村的集体图书馆里,剩下的也就卖给了朱氏书塾的读书人。
朱八妹、刘氏也有牵线卖给外面的书店,不过因为书坊种类极少,量不大,也就赚些本钱罢了。
叶瑜然逛了一圈,就微微皱了眉头。
这个印书术还真不如何,一本书的一页就要雕刻一块版子,换了一本书便不能用了,错了一个字就要整版重刻,也难怪书坊的书少,只能翻印极少的几种书。
你就那么几套雕版,能不少吗
叶瑜然差点没忍住,嘀咕了一句:“你们就没想过把这些字拆成一个一个的吗要哪个字,就用哪个字,不要就拿下来,不就行了”
书坊的人呆了一下:“还可以这样!”
察觉到自己失言,叶瑜然无奈反问:“为什么不行这印书的技术也不是自古就有的,也是老祖宗不断摸索出来的,我们想要改进一下,用起来更方便,不是应该的吗”
剩下的没有多说,叶瑜然说完这些话,就往前走了。
她没注意到的是,那个管事似乎在想什么,直到叶瑜然走远了,才想起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