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8章 任岁月变迁,我独屹立于巅峰(1 / 2)

第438章 任岁月变迁,我独屹立于巅峰</p>

新年新气象。</p>

公元1049年到来,赵祯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改元皇祐。</p>

而是继续延续庆历年号。</p>

从大年初一开始,汴梁渐渐热闹了起来。</p>

陆陆续续有店铺开门。</p>

来汴梁的打工人有的没有回家过年,也都早早地开始上班找活干。</p>

即便是在休假的时候,码头一样也可以去做点零碎活。</p>

到一月底的时候,城里就恢复了往日繁华。</p>

街头巷尾,人山人海。</p>

报纸每天都有各类头条,各种杂志、科普书籍,也都一一在售卖。</p>

汴梁甚至今年还要修一座巨大的图书馆。</p>

不管你是街头的打工人,还是开店铺的小老板,乃至于勾栏女子,都可以办个图书证进去看书。</p>

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汴梁外国人很多,而国人又对国外的情况十分好奇,于是就专门有外国人在一些杂志上发表国外情况的文章。</p>

一来骗稿费,二来迎合人们对国外情况的猎奇。</p>

有人把美洲描绘成遍地黄金;有人把东南亚描绘成香料之国;还有人把中东说成一锄头下去就是满地的黑水。</p>

至于欧洲。</p>

正处于中世纪的欧洲贫困、脏乱、治安差,成为了野蛮、落后的反面教材。</p>

虽然内容肯定有失真之处。</p>

但这些杂志也为大宋百姓平添了几分新奇。</p>

很多人这才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大宋周边那几个国家之外,遥远的西方还有很多个比大宋还要落后无数倍的国度。</p>

不少人看了这些信息,也激发了南下广州或者前往浙江等地出海的念头。</p>

一时间最近两年出海去南洋,去高丽日本,乃至有不怕死的,参与到朝廷第三次和第四次组建的远洋船队,启程前往美洲的也不在少数。</p>

到二月上旬,经过去年年底以及一月下旬到二月上旬赶工,统计部也把去年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数据交了上来。</p>

各项数据确实令人满意,财政收入达到了2亿贯,GDP也果然如预料当中的那样,达到了30亿。</p>

如此一来,大宋可谓蒸蒸日上,到今年的时候,国力相较于庆历前,提高了足足一倍。</p>

从全国约15亿贯左右的GDP,提升到了30亿贯,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p>

虽然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水分,比如新增产的粮食面积大增,除开广修水利和开垦荒田的小麦、大米等主粮增速外。</p>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种植红薯、玉米、土豆等一般人不吃的食物,也都算在了粮食产量里,大大提高了GDP。</p>

但这些食物也往往都做成了牲畜粮食,喂鸡鸭牛羊猪鱼,给大宋百姓提供肉蛋奶,水分也不算是太多。</p>

而相比之下,周边其它国家情况就不太好了。</p>

西夏灭亡,日本、越朝成为大宋的半殖民地,辽国自顾不暇,唯有大理和高丽的情况稍微好一点。</p>

可也好不到哪里去。</p>

大宋带缺带德,因国内冷兵器迭代,曾经八十万禁军以及四十万厢军用的武器堆积如山。</p>

为了把这些武器处理掉,大宋就全都一股脑往国外卖。</p>

一时间周边国家鸡飞狗跳。</p>

各個周边国家内部自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不同程度的反对势力。</p>

那些反对势力从大宋购买了军械,实力大增。</p>

周边国家一看这肯定不行,于是只能也找大宋购买军械,武装自己的军队,以保证政权的安全。</p>

结果就是在短短两年之内,原本大宋积存的很多武器军械都迅速销售一空。</p>

要知道仁宗顶峰时期拥有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这一百二十多万军队的武器装备可不是说只有一百二十多万套那么简单。</p>

为了保证战损以及日常训练当中,刀、枪、弓、弩、铠甲等武器军械消耗。</p>

除了士兵平时装备的以外,仓库还有大量积存。</p>

这就意味着普通的冷兵器多达数百万件,各类铠甲、马具、箭矢等物资,可以说是堆积如山。</p>

大宋每年要把六分之五的财政收入用于军费,其中士兵工资只占小头,而这些军械武器装备才是真正的大头。</p>

即便刨除掉大量残次品以及军队中存在倒卖军械的情况,也依旧还有很多武器装备堆积。</p>

现在卖到周边国家去,直接让大理、日本、越朝、高丽以及女真、渤海等国家、民族的政权实力和反对派实力提升了不止一个台阶。</p>

但相对应的,本身冷兵器打造成本就比较高,再加上还得运输出国,成本肯定是更高。</p>

如此这些国家和反对派要付出的代价也很大。</p>

最近这两年大宋的国企在周边国家贩卖军械,周边国家没有钱怎么办?</p>

好办。</p>

没钱不是有矿吗?</p>

即便没矿不是还有大量的土地吗?</p>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宋的国企在周边国家拥有很多矿产、土地。</p>

大量国有资源被大宋控制,就像是后世西方的资本入侵一样,如阿根廷这类的国家,国家资源被霉帝资本控制。</p>

通过这种无声的入侵,像日本和越朝,很多金银矿产都被大宋牢牢把持,几乎沦为半殖民地。</p>

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大宋一跃再次成为继唐朝之后,东亚乃至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取得的成果举世闻名。</p>

然而大宋政制院知院,朝廷一把手赵骏却知道,这繁荣之下,势必会隐藏着诸多问题。</p>

为了防微杜渐,也为了国家能有更好的发展,他必须时时刻刻去基层调研,如此才能保证基层不会大面积黑暗腐败堕落生虫。</p>

二月二十七日,大宋国庆日,又是七天假期。</p>

但赵骏却要上班。</p>

因为政制院规定,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全国所有朝廷部门一旦遇到节假日,必须采取轮休制度。</p>

每个部门必须留守至少三分之一人手以及两名能主事的官员。</p>

因此政制院诸多宰相也必须留下两人。</p>

比如今年过年假期的时候,就是上一届入院的新宰相杜衍和郑戬。</p>

到天圣节和上元节假期的时候,就分别换成了蔡齐、贾昌朝、夏竦以及蒋堂四个。</p>

基本上除了张士逊、李迪这两个七十多岁八十多岁的老头被赵祯特许可以不需要轮换以外,其余人都要轮班守假。</p>

而这次国庆节,自然就变成了赵骏和范仲淹,下次排班则是晏殊和宋绶。</p>

把自己和范仲淹调成一班,是赵骏用的特权。</p>

归根到底,诸多宰相们虽然对他言听计从,也基本上不会反对他提出来的东西和政策。</p>

但在政治立场和亲近关系上,哪怕和晏殊关系很好,一口一个拉日叔叫着,可毕竟范仲淹才是那个懂赵骏理念的人。</p>

所以一般遇到政策调整和改革事宜,他还是喜欢和范仲淹聊。</p>

今日外面下起了春雨。</p>

本来昨天国庆节赵祯是打算大肆庆祝一番,搞个庆典活动什么的。</p>

可二月仲春,正是万物复苏,春雨润物无声的时候,时不时就会下几天小雨,并不适合举行庆典。</p>

这让赵祯直呼失算了,不该把国庆日放在二月,搞得想搞点活动也比较困难。</p>

不过赵骏倒是很喜欢,少搞点活动也好。</p>

每次大型祭祀挺麻烦的,又得穿隆重的朝服,又得站在那里半天,跟坐牢似的,非常折磨人。</p>

大厅内少见地空荡荡地,除了赵骏和范仲淹外,就只有外面有几个值班的官吏。</p>

“汉龙,打算什么时候离京啊?”</p>

范仲淹一边批阅着公文,一边随口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