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好险,差点灾难现场。
听了李景霖的话。
刘晨阳马上明白了李景霖的意思。
不是说非要教你怎么去做。
因为文化交流本就是一个不定式,会经常产生变动。
或许提前准备的一些曲子,到了真正要演出的时候,会发现因为一些问题,导致不合适了。
那就得临场更换,随机应变。
但交流的前提一定是要对对方有基本的了解,这才能进一步的在文化上进行交流,不然,只会闹出一个又一个的笑话。
李景霖并不是想让两人非要演奏自己或对方的曲子,更不是非要告诉他们,你必须按照某种风格来演,而是要告诉两位学生,以后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去考虑。
很简单的例子。
事实上,话说一半这种事情,在教育中是非常常见的。
毕竟。
看似定式限制人思想,实则没有定式,所有一切都会如乱飘的浮云,思想没有一个大概的根基,对于多样化的事物反而压根分辨不清一点。
听闻李景霖的话。
拿到了和ZD那边国家朋友们的交流中呢?
这么说其实也可以。
一般别的人笑归笑,但起码不至于是嘲笑,只会感觉,你们夫妻感情真不错。
毛子的艺术在有些地方确实很粗犷,但实则整体相当细腻。
两人微微一笑。
你可以在国内随便开玩笑“惧内”“老婆管的死死的”“河东狮吼”之类的玩笑。
就好比一些外国人,用他们的理解去演奏国内的传统音乐,或是用他们理解中的华夏音乐,去改编西方音乐.
走运倒是还好。
刘晨阳挑了挑眉,若有兴趣的总结了起来。
但显然,话说一半容易造成误会。
李景霖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李景霖耸了耸肩。
由浅入深,由一个定式逐渐扩散,形成多极化的思维,这才是正确的。
手风琴一拉,喀秋莎一唱,谁能说情感细腻这方面毛子不行呢?
那岂止是行,简直是太行了。
但为什么仍然会感觉,毛子艺术的外表粗犷?
因为理解能力在各个阶段都是不同的。
只要适度的话,不至于会有人觉得哪里过分。
出了问题那就是大的。
“嗯,还是看到了一点东西的。”
毕竟。
比方说图兰朵中对华夏民乐的运用,会让华夏人感觉非常的冒犯。
“但这只是一個表象的概括,真要是这么以为,那反而会对其了解片面。”
“可以感受到很粗犷的表象,像北极熊这种刻板的印象,颇有种伏特加喝大了以后非常硬核的感觉。”
可如果你把这个玩笑。
“嗯”
更是南辕北辙——你写元代公主,用什么茉莉花啊?
“在你们的心目中,毛子的艺术是怎样的?”
这在人家的文化习俗眼中那就是十分离谱,夸张,且很掉价的玩笑。
总不能要求中小学生一上来就从多个角度去客观剖析一些历史人物,文化思想吧?
多少二三十岁的网络喷子都做不到呢,
毛子美学对细腻的把控其实远超其外表所表现的,更是与刻板印象完全相反。
“毛子艺术的戏剧张力是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更是相当强烈,风格上比较豪放。”
“当然了,这其实是表象,毛子艺术的内在实际上非常的细腻,也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细腻,与外在的粗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对比,所以使得毛子的艺术很有特点。”
你需要先明白什么是黑,什么是白,才能进一步的去了解“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天鹅湖。
如果不是专门以毛子艺术为主的专业领域
提到毛子艺术的时候,一般来说只需要了解“毛子艺术硬核,豪放”就可以了。
“这是书本所写的。”
毛子的艺术很有风格,但风格到底如何,一时半会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三言两语便概括出来的。
与其说是教育问题,不如说是个人对教育接受度的问题。
两人开始思索起来。
但想深度的话,这么一点印象显然还不够。
事实上,毛子艺术颇有一种外冷内热,外硬核内细腻的特色。
“有人说,毛子的美学体验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感,隐藏着一种很宏大的悲伤感,毛子的浪漫从来不是细腻型的,但实际上,这就是只看到了表层。”
李景霖微微笑着。
“炮火声隆隆之下是依依难舍的恋人,互诉衷肠后踏上卫国战争。”
“有人觉得,这样的艺术是有力量感的,而不是细腻的,但我要说的是,外表的粗犷与豪放,毛子的硬核,为何会让伱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呢?”
“正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的,有着独属于毛子的细腻。”
说到这里,李景霖撇撇嘴。
“如果没有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那么直面敌人的炮火,冲击感与戏剧张力就会弱上三分。”
“明白了。”
许欣和刘晨阳点点头。
这其实就是一个小与大,近与远的对比,反差。
两人之间的小感情,与家国情怀的宏大对比。
距离普通人更近的爱情,以及距离普通人看起来很远的“国事”做对比。
而毛子的艺术,更是在这基础之上,将“细腻”与“粗犷”的反差做到了机制。
所以会有种“粗犷,但细腻,细腻,但粗犷”的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