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8章 摊牌了,我不装了(2 / 2)

“陶院士,各位专家,之前岳院士跟我聊过一些有关这台量子计算机的事情,可以让我先谈一谈我的个人想法吗?”

宁晨的话无疑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让人感觉到了希望。

“嗯,宁老师,你有什么想法就请畅所欲言吧,这个领域我们都是处于摸索的阶段。”

“好的,那我先从基本原理的角度上,分析一下超导约瑟夫森结吧。”

因为这个研究并不只是单纯的超导问题,还涉及到了很多量子物理领域的知识,宁晨觉得自己有必要先把基本的理论好好讲解一下。

刚刚在开题会议上,整个量子计算机涉及到的技术实在太多,岳家锋虽然每个地方都会提一下,但也无法讲得太过精细。

得到陶伟的应允之后,宁晨开始讲解了起来。

与普通的计算机一样,量子计算机同样也是需要利用芯片来完成各种计算的,但在芯片制造的原理上面,跟传统的计算机还是存在很多的差别。

经过宁晨的一番讲解之后,大家对于整个原理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不像一开始时那样手足无措了。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分支研究课题,继续细化成几个小的课题。这其中,包括超导金属层的选择、超导金属层图形化的处理、绝缘层的选择和覆盖、衬底的设置、约瑟夫森结前置物的获取、第二绝缘层与第二超导层的覆盖等等……”

宁晨的讲解让大家的思路都显得清晰了很多,也不像刚刚那样都沉默不语了。

此时,陶伟非常庆幸有宁晨加入到这个研究小组之中,否则的话,整个研究恐怕将很难顺利的进展下去。

“其实100n到200n的加工精度看上去很难以达到,但对于光刻机来说,这样的精度并不算难以达到。甚至以我们国产光刻机的精度,去加工这些约瑟夫森结都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国产的光刻机精度,已经达到了100n的级别,这样的精度虽然无法加工出最高精度的电脑和手机芯片,但对于第一代的量子芯片,已经是足够的了。

听完了宁晨的话,大家都显得信心十足,甚至就连陶伟都恨不得就地开始项目的研究了。

不过毕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准备,陶伟还是决定,等第二天再正式开始项目的研究。

第二天一早,陶伟、宁晨等人便一起来到了实验室。

开始实验之前,陶伟说道:

“这次的项目意义非常重大,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小组的实验,而是全国的研究者在共同为之努力。我们不求能最早完成我们的任务,但至少绝对不能拖项目的后腿。”

陶伟的话让大家都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头,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这次的研究。

感受到大家的认真状态之后,陶伟继续说道:

“因为宁老师对于这个项目更熟悉一些,而且这次用到的超导材料也是由宁老师研发出来的,接下来的实验就由宁老师主导了。虽然宁老师的年龄不大,但宁老师的专业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还请大家积极配合宁老师的各项实验安排。”

陶伟自然是希望,在这次的研究之中,宁晨可以做出更多的表率作用的。

不过陶伟有些担心,因为宁晨的年龄相比其他人要小很多,而影响到其他人对于宁晨的服从程度,因此特意对大家嘱咐起来。

“放心吧,陶院士,我们会积极响应宁老师的要求的。”

“没错,年龄不是什么问题,宁老师的职称已经相当于教授了。”

这里的很多专家,之前都与宁晨一起做过实验,知道宁晨在科研上面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不会真的因为自己的资历更高,就对于宁晨感到不服。

见大家这么说,宁晨也不再推脱什么,开始向大家讲解起了今天的实验安排。

“我们在制作超导约瑟夫森结之前,需要先制造衬底和超导薄膜。这里的实验方式,跟我们之前制备超导薄膜的操作是基本相同的……”

之所以是“基本”相同,是因为宁晨在其中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以便制作出来的衬底和超导薄膜,更加适用于约瑟夫森结的结构。

待宁晨说完了实验中注意的要点之后,大家一起开始了实验。

这还是宁晨第一次像这样,在名义上主导一个项目,要知道整个组内的成员,有很多的华科院教授、甚至是院士。

即便如此,宁晨依然可以保持着非常得体的态度,很好的把握了自己的分寸。

宁晨在这些院士、教授的面前,并不会显得过分的谦卑,同时也不会有任何的高傲,这让大家跟宁晨相处起来都十分的舒服。

而随着实验的进行,大家也都逐渐明白,为什么陶伟一定要宁晨去主导这次的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