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4章 我辈猛士,何惧一战?(2 / 2)

蜀汉 雨落未敢愁 3093 字 6个月前

间军司?</p>

孙登愣了一下,说道:“间军司如何会知道这个消谣言?”</p>

诸葛恪说道:“当日殿下被刺,其刀剑上的毒,便是间军司的人用的,那毒有什么作用,他们会不知道?”</p>

似乎</p>

很有道理。</p>

“间军司或是可能,但是废建昌侯,必定在此事上推波助澜,以臣下的消息得知,近来贺达魏袭等人,便时常在建昌侯府走动,其下人,不时入建业酒肆之中,散播消息。”</p>

张休当即起身说话。</p>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名士之间,世家子弟之间,圈子太小了。</p>

有什么消息,一般都是瞒不了的。</p>

从孙登跳槽到孙虑那边,又从孙虑那边跳槽回来,虽然吴国太子孙登嘴上没有说什么,依旧他对张休十分热情。</p>

但是张休心中明白,这太子心中的芥蒂,已经存在。</p>

现在不发作,只是看在他背后家族的份上而已。</p>

而如今张休能做的,便是重新取得孙登的信任。</p>

为此,在反孙虑,害孙虑方面,张休是太子府属官中走在前列的。</p>

“我这个弟弟,野心太大了。”</p>

他的这个好弟弟,自然也有参与其中了。</p>

不然那朝堂之上,魏腾也不会向他发难。</p>

只是</p>

那魏腾为何敢在朝堂之上向他发难?</p>

这会稽士族,难道真的一根筋追随孙虑,追随这个被废的吴王之子?</p>

孙登觉得匪夷所思。</p>

那魏腾一定是知晓了什么证据,否则的话,他不可能如此大胆,敢直接在朝堂之上跟他唱反调。</p>

魏腾如此做,便是笃定他无法成为吴王,无法对他秋后算账。</p>

“咳咳。”</p>

孙登咳嗽一声,面色便更加难看了。</p>

“现如今的局势,我该如何破解?”</p>

破解?</p>

顾谭当即上前,说道:“现如今的局势,对殿下来说,并没有败坏,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手上的,既然有流言散布,殿下不妨自证清白,堵住这悠悠之口。”</p>

自证清白?</p>

孙登当即摇头,说道:“这次要自证清白,那下一次呢?我没有这么多时间来证明不存在的事情。”</p>

我自证清白?</p>

万一露馅了,那他真就是满盘皆输了。</p>

“那便上书大王,将孙虑收归王府,其近期行事,已经逾矩了,大王禁足之令,形同虚设。”</p>

若孙虑在吴王宫中,自然无法联系他的那些爪牙了。</p>

不管是魏腾还是贺齐。</p>

祸患自解。</p>

“我为兄长,不好亲自上书,此事便交由尔等去做了。”</p>

顾谭张休当即领命。</p>

“便如此罢,我累了。”</p>

顾谭张休等人领命离去,诸葛恪也要走,但却被孙登叫住了。</p>

“左辅都尉留下。”</p>

顾谭张休等人一脸羡慕嫉妒恨的表情看向诸葛恪。</p>

毫无疑问,这个单独接见,便是太子信重的表现。</p>

换句话说,太子孙登现在并不信任他们。</p>

众人离去,议事堂之中只剩下诸葛恪与孙登两人。</p>

“我身体的事情,你可有告诉过别人?”</p>

诸葛恪当即指天发誓,说道:“此事天知地知殿下知我知,绝无第三个活人知晓。”</p>

葛涛被杀,尸体孙登是亲自见过的。</p>

诸葛恪为人稳重,必要不会做大喇叭,随意将事情说出去。</p>

或许</p>

便真是间军司以及他的那个好弟弟孙虑了。</p>

“间军司或许有证据,而听闻昨日汉国使者霍弋去拜见过孙虑,兴许这个证据,已经掌握在废建昌侯手中了,得看看这证据是什么,并且找到应对之法。”</p>

之前孙登还有想过入成都为质,为吴国牺牲自己。</p>

但是看到这个好弟弟如此,他顿时便熄了这个念头。</p>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p>

况且,他的身体,也并非是没有治愈的可能。</p>

“臣下领兵。”</p>

诸葛恪领刺奸屯,搜集些许消息,对他来说并非是一件难事。</p>

“另外,派人国内找寻名医,去汉国将华佗‘请’过来,只要是天下说得上名号的名医,最好都请过来。”</p>

“诺!”</p>

这葛涛本就是吴国第一名医。</p>

可惜太子猜忌,将其杀害了。</p>

至于再找名医?</p>

名医可不是那么好找的。</p>

“按照葛涛的药方殿下只需要服用一年,便能够保住现在的根基,至于要补全猛药失去的元气,便只能另寻他法了。”</p>

现在猛药的药性还在。</p>

孙登是每日用体魄消磨猛药的药性。</p>

这也是为何他这段时间一直温补,却补不起来的原因。</p>

补是补了。</p>

但是消耗得更多。</p>

补的不如失去的。</p>

“还是先想想如何应对汉国大军罢!弱国的太子,当真是不好当啊!”</p>

翌日。</p>

清晨。</p>

吴王吴王宫内后花园中的凉亭中接见了魏国使者司马懿。</p>

已近年关,建业也是飘起雪来了。</p>

鹅毛般的大雪,早就将天地染成了雪白色。</p>

“外使拜见吴王。”</p>

“坐吧。”</p>

孙权与司马懿相对而坐。</p>

说实话,冬日里面在凉亭之中,即便是两人中间有一盆烧得很旺的火盆,但是其中的感受还是不好。</p>

太冷了。</p>

这冬风如刀,刮在脸上的感觉,那是当真不好受。</p>

“不知吴王召见外使,有何事商议?”</p>

司马懿目光灼灼。</p>

昨日吴王宫的变化,他已经知晓其中细节了。</p>

魏国也是有自己的情报组织的。</p>

魏国校事府的办事效率虽然不如汉国的间军司,但有钱帛开道,得到消息的速度,也不慢。</p>

“孤也不跟你废话了,此番邀你过来,便是与魏国一同抵御汉国之事,汉国要对我吴国举大兵,你魏国不会袖手旁观罢?毕竟这唇亡齿寒的道理,你魏国不会不懂。”</p>

呵呵。</p>

这机会啊!</p>

果然是来了。</p>

司马懿表情很是放松,他说道:“我大魏可以帮助吴国,甚至可以出兵,但是,你吴国愿意付出什么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