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二十一章 是何来历(1 / 2)

司马道子终于将一曲弹完,志得意满的浅饮了半盏春酿,方才抬眼望向久候在面前的刘牢之。

刘牢之耐着性子,先是拊掌夸赞了几句,旋即话锋一转,叹道:“殿下,这个小公子真不知是怎么搞的,妥妥当当的听您吩咐不就成了?非要自作主张,又把陶思源也升为护军将军,还领了五千精锐”

司马道子洒然一笑:“劳之,莫要气恼嘛。陶思源在淝水之战中智计百出,立下不小的功劳,因此颇得谢玄青睐,而他女儿也同样被迷得芳心暗许。本王听说,谢家老一辈皆已同意谢钟秀嫁给陶思源为妻,让这个北府新星成为乌衣巷的乘龙快婿。谢煥当然要重用自己的未来姐夫,以便夯实他在北府兵中的班底啊。”

刘牢之闷哼一声:“那五千铁甲,是谢玄当初亲手训练出来的破阵营,无论战力还是装备,都堪称北府翘楚,虽然只有区区半万的兵力,但足以抗衡数倍的大军。卑职想想都觉得这笔账实在是肉疼。”

“好啦,将军大人。凡是都要往大处着眼,莫计小利。”司马道子微微一笑:“对了,之前本王让你暗中摸摸陶思源的底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唉,提起此事,卑职就觉得惭愧。”刘牢之无奈道:“这个陶思源古怪的很,就好像凭空出现的一般,根本查不到他的来历。照他自己说,是从北方逃难而来的,可是我派出去的探子纷纷反应,陶思源之前所讲的地址,根本不存在。”

司马道子沉吟片刻,淡淡说道:“南北纷争经年累月,导致各地的流民数不胜数,或许陶思源只是因为家世低微,怕被人瞧不起,所以才不愿讲出实情吧。相较他而言,本王倒是更担心另一个人。”

刘牢之眼珠子一转,试着问道:“殿下说的可是赵亮?”

司马道子没答话,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我也正为此气闷呐!”刘牢之一拍大腿,哼道:“谢琰这个公子哥儿,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禁对陶思源委以重任,而且还莫名其妙的让赵亮当上军法长史,专责查办之前的袭击案。您说,这不是给咱们捣乱吗?!”

司马道子抬手挥退旁边的侍女,然后沉声道:“本王倒不是怕他们查案,唯一可虑的,是赵亮此人的背景。”

“背景?”刘牢之有些不解:“背景怎么了?他不是来自淮泗一带的流民吗?”

司马道子冷笑了一下,端着酒盏说道:“流民吗?劳之恐怕想简单了。据本王所知,赵亮此人加入北府的时间,恰好就在谢钟秀刚刚抵达京口之时。当你们启程前往建康,他不仅一路同行,并且还察觉建康军的行动,提前示警,这才让谢钟秀幸免于难,而你的苦肉计也被搞得不伦不类。”

刘牢之闻言警觉起来,顺着司马道子的思路说下去:“不仅如此啊。后来卑职让他担任度望斥候,率人去广陵探听何谦水军的情报。可是没想到,等这家伙回来的时候,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谢安的特使。”

“问题就出在这里啦!”司马道子皱着眉头,想起前些天他派去刺杀谢安的那十三名高手,直到今天都还杳无音讯、生死未知,不由得暗暗心惊,沉声道:“谢安那个老鬼,恐怕没咱们想的那么简单!”

刘牢之问道:“殿下的意思,赵亮是谢公事先特意安插进北府的人?”

司马道子微微颔首:“就目前来看,也只有这么一个猜测能够解释得通了。谢安这老滑头,嘴巴上说什么淡泊名利、远避朝堂,其实根本就不想放弃他们谢家在江左豪门中的领袖地位。他只是畏惧本王的压力,才选择以退为进,躲在暗处静观其变,同时着手布局。”

“殿下,话虽这么说,但也有讲不通的地方啊。”刘牢之思索道:“倘若谢公真的在意北府兵权,那么他又为何不亲自出山主持大局呢?或者干脆在信中写明,让谁来暂代谢玄大统领。我想那样的话,应该没有人敢直言反对。可是他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还特意请朝廷出面协调,不是等于白白给了咱们一个翻盘的机会吗?”

司马道子年纪虽轻,其智谋思虑,在整个东晋朝廷中却鲜有对手。但是对于刘牢之的这个疑惑,即便是他,却也同样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谢安明明有机会彻底解决北府内部的纷争,将兵权仍旧攥在谢家掌中,可是他却有意无意的把主动权拱手相让,由自己这个对手任意发挥,这其中是否会有什么阴谋呢?

对那位名满天下的风流宰相,司马道子再怎么自负,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他微微摇了摇头,嘱咐刘牢之道:“不论此事背后有何原因,我们都不能等闲视之。你回去千万不要出手妨碍赵亮他们办案,相反,还要大力支持,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刘牢之点点头:“这个卑职明白。不过真的不用担心赵亮会查出什么来吗?”

司马道子闻言哈哈一笑:“劳之啊劳之,你打仗有一套,但是涉及朝堂权谋的时候,可就好似稚子一般啦。难道你真的以为,遇袭的案子,有什么可查的吗?”